本報訊
東北電監局局長韓水近日指出,由于東北電網網架薄弱,電源結構不合理,能源布局和電力建設亟待進一步優化。 韓水是在10月10日召開的“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與東北電力工業發展創新論壇”上做上述表示的。他認為,東北電網運行管理面臨著諸多新問題。比如電網調峰調頻能力較低、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待提高、電價機制有待完善、特別是風力發電的快速發展對電網運行的負面影響將逐漸顯現。 據了解,目前東北電網以500kV電壓等級為主干網架,盡管東北三省及蒙東地區幾年之內經濟發展仍會保持持續增長,但從區內的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式上看,負荷分布、用電結構和負荷特性將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預計“十一五”期間區內年均全社會用電量將會保持10%左右的增幅。 東北電網“十一五”期間原計劃要關停1900MW,目前來看各發電公司利用“上大壓小”的契機,加快了關停小機組的步伐。對于電網企業來講,小機組是目前電網啟停調峰的主要手段,而“上大壓小”后,對電網的調峰能力和技術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隨之而來還有機組的調度方式的改變。 東北地區風電開發快速展開。2006年底裝機容量為847MW,占全國的1/3以上,2007年底已發展到1367MW。預計2010年將發展到5000MW以上。電網對風電的接受能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風電資源絕大多數賦存在電網的邊緣,地區網架薄弱且多為農網,負荷水平較低,不適應大量電能外送;二是大量的風電接入,其發電的不確定性使得電網的調峰狀況日趨惡化,直接影響到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三是風電場建設前期工作和建設周期都比較短,給配套送出的電網建設帶來了很大壓力,往往風電場核準后半年就可發電,送出工程的建設進度難以滿足要求。 從火電裝機容量上看,2007年底,東北電網的裝機規模達55461MW,同比增長16.8%。今年預計還將投產約10000MW,增長約18%。“十一五”后兩年預計還有將近千萬千瓦機組投產運行,電力供需形勢從今年底開始即將轉為供大于求的局面。2007年底全網火電機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773小時,比2006年減少125小時,預計今年底將降至5500小時,“十一五”期末將降至5000小時以下。裝機的快速增長對電網建設形成了巨大壓力,增加了目前體制下資源優化配置的難度。 韓水認為,雖然電網和發電企業進行了體制性分離,但兩者的唇齒關系沒有根本改變。電力的特性決定了電網和發電企業是電力產、供、銷鏈條上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二者一定要在統一規劃上加強協調,共同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