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7-31 本報記者:韓丹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自去年底“家電下鄉”啟動以來,這項支農惠農政策逐步深入人心。一方面,廣大農民得到實惠,內需得到有效啟動;另一方面,本土家電巨頭與農村消費者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系,大量產品通過“家電下鄉”這條大動脈源源不斷送到千家萬戶。顯而易見,在制造業出口形勢趨緊的形勢下,“家電下鄉”做了一次啟動內需的嘗試。 一些專家強調,“家電下鄉”更大的意義在于打破家電產品的城鄉“二元結構”。長期以來,農村市場的家電產品無論在產品品種、產品流通速度以及服務上都落后于城市市場,一些雜牌甚至偽劣產品充斥其中,讓農村消費者無法同步享受到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一位家電行業分析師指出,參與“家電下鄉”的都是響當當的名牌產品,其中一些品牌早已走向世界,企業實力和產品品質都有保障。分析師認為,農村家電市場將迎來一次洗牌,品牌集中度會進一步向知名品牌靠攏,老牌家電企業在農村市場耕耘多年,優勢明顯。與此同時,農村消費者將逐步建立家電品牌意識,“農村消費品牌化”特征愈加明顯。 隨著大部分農民的生活由溫飽轉向小康,業內人士預計,全國三四級市場的家電市場容量2008年將達到2300多億元。中國電子商會預測,2008年三四級市場的平板電視增量明顯,同比增長速度超過一二級市場,預計未來10年,中國三四級市場電視的需求量將近一億臺。更重要的是,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速,農村市場成為戰略性市場,可謂“得農村市場者得天下”。 面對這個龐大的市場,老牌家電企業長虹進一步加強對銷售和服務終端的管控,“讓農村市場網絡有能力推廣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此外,長虹還將加強試點產品生產,組織好貨源,對偏遠地區做到送貨上門,開展巡回服務等,確保“農民享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產品和服務”。 預計今年下半年,“家電下鄉”試點范圍將新增部分省份,有望覆蓋全國2/3以上的人口,“家電下鄉”產品則有望成為農村三四級市場的主力產品。 除了參與“家電下鄉”的中標產品,更多的中高端產品已經蠢蠢欲動。長虹公司市場平臺部部長鄧孝輝認為:“農村也有富裕的地區,很多人的消費水平不會比城鎮弱,他們將是中高端產品的主力消費群體,‘家電下鄉’積累的品牌口碑已成為左右人們購買的關鍵因素。” 業內人士強調,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奧運家電市場爭奪已經白熱化。相比一二級市場與外資品牌的短兵相接,在三四級市場,“家電下鄉”讓國產品牌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國產品牌現在需要做的是繼續深刻理解和把握農村市場消費特點,構筑更加強大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的運營體系,推出適合農村消費者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從根本上拉近與農村消費者的距離。這也是后續中高端產品深入農村的決定性因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