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武漢電
武漢市近期重新修編的軌道交通規劃首次將觸角延伸到周邊8個城市。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伍新木教授認為,這意味著武漢醞釀多年的“1小時軌道交通網”即將進入實質操作階段。 根據新方案,武漢城市圈軌道交通以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天門、仙桃、潛江、咸寧8個城市為第一級輻射區域,以九江、合肥、襄樊、宜昌、長沙為第二級輻射區域。其中,“1小時軌道交通網”即在第一級輻射區域內,未來規劃建12條軌道交通線,總長度530公里。 武漢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說,2007年底,武漢“8+1”城市圈獲國家批準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很快對此前主要立足武漢主城區的規劃方案進行了修編,分為主城、市域、城市圈三個層次,明確要將軌道交通向外延伸。 按照遠景規劃,武漢城市圈軌道交通網將分三步建設:第一階段是在2015年前完成既有鐵路再利用;2016年至2025年的第二階段將新建部分線路;2026年至2040年的第三階段則進一步完善軌道網絡,最終全面形成城市圈城際鐵路交通網絡,提高沿線城鎮居民出行的舒適性。 來自武漢鐵路局消息稱,作為“1小時軌道交通網”的先行軍,自28日起,武漢至城市圈內的黃石、咸寧的赤壁市將新增3對城際特快專列,部分專列還停靠城市圈內的鄂州等地,由此大大方便城市圈內的城際交通。 武漢城市圈在打造“1小時軌道交通網”的同時,也在加緊城市圈內公路建設,并積極擴建天河機場航站樓,抓緊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