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3-05 作者:宋曉艷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據新華社北京電
國內首次制定的檢測車內空氣污染的標準——《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以下簡稱《方法》)于3月1日起實施。 據國家環保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方法》規定了測量機動車乘員艙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的采樣點設置、采樣環境條件技術要求、采樣方法和設備、相應的測量方法和設備、數據處理、質量保證等內容。同時,該《方法》僅適用于車輛靜止狀態下,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的采樣與測量。對于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由發動機所產生的一氧化碳和汽油味道等造成的車內空氣污染,并不在此《方法》的檢測范圍內。 國家環保總局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主任湯大鋼說:“此次出臺的《方法》,檢測的只是影響車內空氣質量諸多因素的一個方面。”據了解,影響車內空氣的因素很多,包括外圍的空氣環境、車輛本身使用材料、車輛行進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以及車輛裝飾后的二度污染等,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難確定污染源。此次只是選擇了最容易確認的環節,即對車輛在靜止狀態下本身所使用配件所造成的污染進行檢測。湯大鋼說:“這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還需要以后繼續完善,但畢竟在這個方面我們已經邁出了一步。” 按照《方法》規定,實施采樣時,受檢車輛所在的采樣環境應滿足四個條件:環境溫度25攝氏度,誤差在1攝氏度以內;環境相對濕度50%,誤差在10%以內;環境氣流速度小于或等于每秒0.3米;環境污染背景濃度值甲苯小于或等于每立方米0.02毫克、甲醛小于或等于每立方米0.02毫克。同時,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受檢車輛處于靜止狀態,車輛的門、窗、乘員艙進風口風門、發動機和所有其他設備(如空調)均處于關閉狀態。這就意味著采樣必須要在嚴格的專業空間內進行。 一般來說,車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坐椅、棚頂等處所用的膠水、紡織品、塑料配件等各種車內裝飾材料揮發出來的有毒氣體。因此,不少人擔心此《方法》的出臺,有可能會提升企業的成本。湯大鋼說:“實際上,目前國際上為了避免污染出現,采用對材料和技術的使用進行規范,禁止那些容易造成污染的材料和技術的使用。在國內,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對自身品牌和產品的重視,在這一問題上也有所提升,畢竟在消費者中的口碑,將會對它的銷售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對企業的生產成本并不會有太大影響。”同時,由于這個《方法》只是一個指導性意見,因此也并不具備強制力,但是和汽車碰撞標準一樣,今后它極有可能會成為廠家新的宣傳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