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進程總體效果不理想,深層原因是,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基本沿襲傳統的信息化建設模式,效果因此打了折扣。專家分析了中小企業信息化難以名副其實的四個癥結。
1.信息資源浪費,信息化效果不明顯 中小企業為了迅速改善經營狀況,提高市場競爭力,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信息系統,但是,由于應用層次較低,較少涉及到核心業務;軟件中的許多功能模塊長期閑置,軟件中內含的管理思想未得到貫徹,硬件設備未充分發揮作用,因此,難以達到資源優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決策水平的目的。
2.信息化人才短缺且流動性大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技術含量高,需要擁有一批具備豐富IT經驗的高級人才,才能保證信息系統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但就目前來說,中小企業提供的環境難以吸引或留住這些人才,因此,人才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小企業,成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瓶頸”。
3.經營模式變化快,信息化成為企業的“黑洞” 中小企業最主要的優勢是經營管理模式靈活多變,但經營管理模式的變化將引起業務處理的改變,業務處理的變化又會導致原來量身定制的系統不再適合新業務的要求。如果不修改系統,老系統就難以支持新的業務處理,原來的投入就會被閑置,就將回到手工處理狀態。而如果修改系統以適應新業務要求,又需投入資金,且因業務處理不斷變化,修改系統的投資變得沒完沒了,成為企業永遠填不滿的“黑洞”。
4.資金短缺,籌資困難 按照傳統模式建設信息化需要一次性投入較多的資金,而中小企業本身資金較為缺乏,因此資金問題成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另一道“瓶頸”。 此外,中小企業還存在員工觀念陳舊、企業信息制度執行不力、信息基礎設施薄弱、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管理變革和制度創新不相適應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尋找科學、有效的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