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2-15 記者:彭勇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廣州電
參加電視節目互動,不僅被扣了20元的話費,而且被強制預訂了包月短信……隨著春節的臨近,一些SP(信息服務提供商)利用QQ、短信等傳播途徑,制造陷阱誘騙用戶的問題再度抬頭。有關專家提醒廣大手機用戶提高警惕,謹慎參與短信互動。
經過一年多的重點治理,目前各地的移動信息服務已趨于規范,用戶投訴也大幅減少。但隨著春節的來臨,部分居心不良的SP打著新春祝福、有獎活動、鈴聲下載的旗號,專騙手機用戶的信息費。
據了解,近期移動信息服務中出現的短信互動陷阱主要有三類:
一是不斷回復信息套錢。廣州市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參加當地一家電視臺的選美活動短信互動時,發出一條信息后,幾天內不斷收到付費的回復信息,被扣除話費十幾元。剛開始還沒有發現,月末看話費單時才大吃一驚,想找人投訴,卻因為短信已經刪除而作罷。專家表示,手機用戶在付費發信息的同時已經完成了消費行為,系統反復回復侵犯了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
二是強制預訂包月服務。很多消費者都遇到這種情況,參與短信互動后,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就被強行訂制了包月短信,扣除話費。對此,專家提醒消費者要保留相關短信,并向消協、運營商等投訴。如果情況屬實,一般可以在一個月內退訂。
三是信息暗藏消費誘導。一些手機用戶在參與短信互動后,收到文不對題的短信,被強制收費。如深圳消費者王先生在參加當地電視臺的“最喜愛節目評選”后,反復收到回復信息。
針對這些問題,信息產業部日前表示將繼續加大打擊違規SP的力度,近日已責成基礎電信企業,對涉嫌存在誘騙訂制行為的約40家SP企業進行調查處理。同時,專家也再次提醒廣大用戶,在使用移動信息業務時留意使用方法和資費提示,如果發現SP業務存在類似消費陷阱,可保留相關證據并及時向相關電信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舉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