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6-12-07 記者:李新民 實習生:范艷芬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記者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國能單縣生物發電項目日前正式投產發電。作為國內首家國家級生物質發電示范項目,裝機容量為2.5萬千瓦的國能單縣生物發電廠在試運行期間顯示了巨大的環保效益。
有數字顯示,運營一臺2.5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機組,與同類型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萬噸,大大減輕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溫室氣體或有害氣體的排放。燃燒后產生的灰分,每年可達8000噸左右,作為高品質的鉀肥,可以直接進行還田,環保效益突出。此外,作為農民的生活用能,秸稈燃燒效率只有約15%,而生物質直燃發電鍋爐可以將熱效率提高到90%以上,顯著提高了生物質的利用效率,是節約能源的重要措施。
生物質發電是利用農作物秸稈、果樹枝、林業加工廢棄物、城市和工業有機廢棄物、禽畜糞便等燃燒發電的技術。據2005年初的統計數字,全球生物質發電裝機已達3900萬千瓦,可替代7000萬噸標準煤,是風電、光電、地熱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總和。比如,國土面積只有山東省1/4的丹麥,就已建立了15家大型生物質直燃發電廠。
國家電網公司自2005年投資成立國能生物發電有限公司。由國能生物發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山東單縣生物發電廠,是國家發改委首批核準的國家級生物發電示范項目。去年10月20日開工建設,今年11月18日順利完成72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國家電網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能單縣生物發電廠總投資約三億元,每年可消耗農林廢棄物約15萬噸至20萬噸,發電量約1.6億千瓦時。僅秸稈收購這一方面,每年可為當地農民帶來直接收入4000萬元。圍繞燃料的收購、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能夠直接吸納當地農村勞動力1000多人。同時,生物質發電可大幅度擴展農業機械的市場空間,一個裝機容量為2.5萬千瓦的電廠,燃料收儲運所需要的農機裝備投資在1200萬元以上。
另據介紹,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獲準興建22個生物質發電項目。除單縣項目外,正在施工的項目15個,總裝機容量近35萬千瓦。到2010年,國家電網公司將計劃建成大約200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能力,約占我國生物質發電能力的36%。
據了解,隨著國家關于生物質發電的一系列政策出臺,目前已經有不少投資主體對生物質發電表示出極大興趣,紛紛參與到生物質發電行列。目前,全國共有超過30個生物質發電項目已經獲得政府核準。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如果中國生物質能利用量達到五億噸標準煤,就可解決目前中國能源消費量的20%以上,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量近3.5億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減排量近2500萬噸,將產生巨大的環境效益。尤為重要的是,中國的生物質能資源主要集中在農村,大力開發利用農村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可促進農村生產發展,顯著改善農村的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條件,將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