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本報訊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獲悉,一些海外專家近日提出,能源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之一,能否找到大量的、可持續的能源供應,將決定中國今后幾十年經濟發展的成敗,他們紛紛建言我國應重視開發海洋資源。
據能源局有關人士介紹,最近在美國加州圣迭哥舉辦的2006海洋能源研討會上,一些專家提出,中國在當前努力挖掘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同時,更應該著眼未來,開發富有潛力的海洋能源。海洋能源是清潔、可再生的能源,是解決全球能源問題的關鍵,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海洋國家,海洋能源的開發利用日益受到重視,一些開發概念已投入小規模試用或評估。而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目前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海洋能源開發的重要意義,尤其是中國作為有著漫長海岸線的海洋資源大國,在利用開發海洋能源方面有先天優勢,應加快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步伐。
專家分析認為,海洋能源開發主要面臨兩個問題:首先,在技術經濟領域,許多海洋能源開發技術還處于初始階段。這主要是發電設備、可靠性、電力輸出密度、運行成本、可維護性等指標,還無法與利用化石能源的成熟技術相比。此外,也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在研究開發、試驗與資金組織等方面不協調,尚難形成規模。目前,海浪能發電的成本為每千瓦裝機4000美元,預計到2010年可望下降到2500美元。
其次,海洋能源開發是新生事物,尚未得到政府的足夠支持,也遇到一些社會阻礙。比如,海洋風能和海浪能發電的試驗項目,在美國、英國等國家經常得不到政府的批準,特別是在環境影響評估方面,既面臨政府的壓力,也受到部分民間組織的阻撓。但是,自2005年全球原油價格不斷走高后,發達國家的政府對海洋能源開發的態度有所轉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