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12-03 本報記者:吳蔚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如果未來有一家公司能超過Google,那么這家公司必定出現在P2P網絡直播領域。”這是互聯網投資教父、軟銀總裁孫正義對網絡電視的看法。 這個觀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者的認同。就在記者見到網絡電視門戶悠視網的CEO李竹時,他正因為剛剛接待了又一撥風險投資的考察而顯得志得意滿。這一次來的是德國風險投資商,其中,在歐洲負有盛名的Burda
Digital創投基金表明了投資悠視網這樣的新興媒體的意向。 “事實上,今年3月悠視網剛剛完成總額2350萬美元的第二輪融資。投資者為德豐杰成長基金、高原資本和迪斯尼旗下的Steam-boat
Ventures等。加上一年前從紅杉資本和SIG獲得的首輪融資,悠視網已獲得共計3350萬美元的投資。”李竹說起這些風險投資時非常平靜,實際上這些投資商多是排名全球TOP5的風險投資,在中國的成功案例包括百度、分眾等。 李竹的冷靜緣于他深諳中國IT行業的資本運作之道。198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李竹加入到當時中關村的創業大潮中,和同學一起創立了一家軟件公司,這幾乎是中國最早從事多媒體數據庫軟件開發的公司,當時聯想、希望都是其業務合作伙伴。李竹和他的伙伴從創業中掙到了第一桶金。上世紀90年代末,李竹開始在IT圈內以個人投資人身份從事初創公司的投資、融資等資本運作。2003年,正是因為看到了網絡電視的發展前景,李竹創立了悠視網。 隨著Web2.0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寬的迅速擴大,網絡視頻,特別是以直播和點播為技術特點的網絡電視在2007年發展迅猛,對傳統電視、互聯網新聞門戶甚至DVD產業都在造成影響。和去年流行的以短視頻為主導的土豆網、六間房等網站不同,以悠視網為代表的長視頻網絡電視在內容上追求的是主流化。今年9月改版后,在悠視網上不僅可以看到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主流電視臺的節目,還可以看到許多影視正版大片以及正版的英超、意甲、街頭籃球團隊世界巡回賽、摔角等,甚至還包括股市直播等資訊、財經節目。據李竹介紹,悠視網目前擁有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8000萬。2007年除夕夜,有160萬人在中央電視臺網站和悠視網上觀看了春節聯歡晚會,其中海外用戶超過16萬人。 “今年悠視網的收入將超過1000萬美元,第四季度悠視網將實現盈利,這些都是風險投資商非常看重的。我們也希望成為視頻行業中第一家上市企業。”李竹告訴記者,除了廣告,點播收費、技術供應以及正在發展的互動社區,都是公司利潤的來源。“除了日常的運營支出外,我們融資后在內容的采購上加大了力度,還進行了一些收購兼并,其中包括兩家SP(電信增值服務提供商),這樣我們將業務覆蓋到了網吧,并獲得了新的收費渠道。我們還收購了一家做手機視頻下載服務的企業,為3G時代的到來做準備。” “國內的網絡電視,應該說整體領先于美國。”李竹認為。以美國網絡視頻行業最具代表性的JOOST網站為例,其用戶數量只有100多萬,內容只包含一些相對較小的電視臺,而其融資高達4200多萬美元,“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互聯網的價值仍然是被低估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