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突然襲來的資金面“旱情”,給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債券市場來了一個措手不及。一時間,短端收益率紛紛倒戈上行。機構分析表示,由于債市估值和資金面兩大因素存在變化,6月份債市的風險大于機會,投資者可以關注中短期利率產品和信用品種的市場機會。
兩大因素不支持債市繼續走強
“年初以來,債券市場是在經濟增長、物價上行與貨幣政策趨緊的不利環境中依靠資金面支撐逆水行舟!敝袊鴩鴤鶇f會分析師譚虎表示。 據分析,5月上旬,在資金面與基本面的雙輪驅動下,債券指數一路高歌猛進,債市收益率整體大幅下行。一些關鍵期限產品收益率相繼創出年內新低,10年期國債一度跌破3.20%。不過,5月下旬以來,資金面風向突變,讓債市氣勢如虹的上漲行情來了個急剎車。短期資金成本的迅速攀升,首先終結了收益率曲線短端步步下滑的態勢,央票、短融收益率紛紛反彈回升,后來隨著貨幣市場利率上漲事態的愈演愈烈,中長期債券收益率也開始松動。相比之下,得益于配置資金的支撐,中長債收益率的反彈幅度有限,并且從全月來看仍有所下行,這使得5月份債市呈現總體上漲但伴有結構性調整的格局,收益率曲線平坦化趨勢明顯。 中信證券等多家機構分析表示,從目前來看,6月份有兩大因素不支持債市繼續走強。首先就估值而言,目前10年期利率債不僅低于歷史平均水平40個基點,而且也與2009年7月份1年期央票發行重啟前的水平相差無幾。尤其是5年期國債收益率,如果剔除2008年年底金融危機最艱難的時期外,幾乎已經是歷史最低水平了。從估值角度看,目前的收益率水平不再支持債市繼續走強。 其次是資金面,經過4、5月份公開市場操作與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連續凈回籠,目前銀行體系資金已經開始有趨緊跡象,隔夜回購利率已經由3月下旬的1.3%上升到2.1%附近,這種上升趨勢應該還會持續下去。6月份公開市場或存款準備金率還有進一步回籠的壓力,而目前銀行體系超儲率可能就在1.6%附近,因此后期的公開市場回籠對資金面收緊的邊際效應將進一步顯現。
6月風險不斷積聚
機構在接受采訪時認為,目前,投資者對債券市場后市的看法出現了嚴重的分歧。一方面,經濟下滑的風險依然存在,對債市的支撐作用不會很快消失。但另一方面,債市收益率幾乎跌無可跌、資金面趨緊態勢并未轉向,加之新券供給又有增加趨勢,牛市拐點似乎又近在咫尺。 就目前而言,盡管債券市場資金面還算寬松,但是充裕程度確實已經大不如前。相比之下,基本面可能將是支撐未來收益率保持低位的更有利因素。從投資和出口的角度來看,未來宏觀經濟下滑的風險的確存在。持樂觀態度的機構認為,如果經濟下滑的趨勢得到驗證,無疑可對中長期債券的行情起到提振作用。另外,部分市場人士猜測,在經濟潛在風險上升的情況下,央行對流動性的收縮力度可能會有所放松,甚至會轉而凈投放資金。如果是這樣,近期資金面緊張的狀況就有可能逐步得到解決,相應緩解短期利率上行的壓力。 不過,興業證券等機構分析人士認為,經濟放緩趨勢是否最終確立,還有待5月份數據進一步驗證,而目前債市的走勢似乎已經過度夸大了經濟放緩的風險。另外,債券收益率水平也似乎很難再支持債市繼續上漲,特別是短端絕對收益率仍處于歷史低位,加上資金成本抬升的趨勢,短端風險持續加大。 中銀國際表示,從目前的基本面環境看,“二次探底”預期的升溫導致對緊縮貨幣政策的預期延后,但尚未嚴重到收緊口徑要改為“二次放松”。此外,6月份國債、金融債凈供給量略有壓力,資金面持續偏緊導致的配置需求趨弱,將對中長期限產品利率構成一定上行壓力?傮w而言,短期內中長期限產品收益率進一步下探空間較為有限,預計6月份將進入震蕩整理階段,且上行的風險不斷積聚。
關注中短期品種投資機會
分析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考慮到6月份的市場情況,債券市場中短期利率產品和信用品種可能存在投資機會。 機構分析人士認為,債券市場已經處于泡沫化運行,利率品種已經開始積聚風險。海通證券表示,從謹慎角度出發,建議投資者優先考慮2-3年期利率產品,減持5年期及以上品種。 中信證券預計,二季度后半部分政策進入觀望期,雖然出臺更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但現在預言政策的“二次放松”也為時過早。中信證券表示,在國際、國內經濟都存在下調可能的背景下,債券市場盡管有泡沫,但短期仍難以大幅度下跌。建議重點配置3-5年期的中、高級信用級別的企業債、中票以獲取絕對票息,同時,持有適當的3年期央票以保持流動性。 對于前期市場矚目的可轉債,機構分析人士認為,可轉債市場已進入高速擴容時期,年內有望擴容到千億元以上。目伴隨著可轉債市場的高速擴容,可轉債估值泡沫將逐步下降甚至快速下降,越來越多的高估值可轉債將向唐鋼轉債靠攏,成為防御性強的可轉債,純債收益率水平有望進一步上升。申銀萬國證券表示,考慮到可轉債市場流動性較差,未來市場巨幅擴容下可轉債估值泡沫可能快速破滅,對高估值轉債,建議在市場上漲過程中逐步減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