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個月以來,伴隨著股指期貨的正式推出,以及地產調控新政的密集出臺,滬深股市出現了大幅下挫,投資者的信心和熱情也受到很大影響,新基金發行再度陷入了“冰點”狀態。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于今年新基金發行審批出現變革,新基金獲批發行的速度明顯加快,特別是5月份新基金發行數量更是創出歷史新高。這樣,在新基金的發行數量與發行規模之間就出現了一種反向發展的趨勢,新基金投資者將面臨更為復雜的選擇。
新基金發行數量創出歷史新高
根據長城證券的統計,今年5月份募集的基金共有18只之多,創2001年開放式基金發行以來當月募集基金數量新高。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市場共成立新基金50只,將其A、B以及分級基金合并計算,共47只新基金完成募集,募集規模為838億份,單只新基金的平均募集規模僅為17.8億份,接近歷史最低紀錄(即2008年的17.47億份的平均募集份額)。其中,工銀瑞信全球精選、長盛環球景氣行業兩只新基金分別于5月25日和26日成立,募集規模分別僅為3.4億元和5.86億元。 自2001年以來,基金年度平均募集份額與股票市場的表現相關。在市場低迷的2008年創下最低紀錄,平均募集份額低于20億份的時期只有2005年、2008年和2010年。在股票市場紅火的2007則創下平均募集份額70.22億份的歷史最高紀錄,其次是2006年的45.75億份。 從今年新基金發行的結構來看,以今年(截至5月20日)數據與2009年相比,指數型基金的平均募集規模大幅下降,由2009年平均48.15億份下降到13.35億份;而混合型基金的發行份額明顯上升,由2009年平均28.87億份上升為52.05億份,貨幣市場型基金雖然只發行了一只,也募集了44.33億份,遠高于2009年的平均值25.33億份。 長城證券金融研究所基金分析師閻紅表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調整,被動的指數型基金整體調整幅度大于主動配置型基金;固定收益類基金的抗風險,低收益特性表現較為突出。今年以來基金發行份額和結構的變化,既與A股市場運行狀況相關,也是基金投資者成熟的一種表現。
新增基金開戶數整體回落
與股票市場的表現相吻合的是,今年以來新增基金賬戶開戶數也在整體上呈現出前高后低的下坡走勢。 據中登公司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至5月份,新增基金賬戶開戶數分別是27.50萬戶、16.41萬戶、29.36萬戶、24.85萬戶和16.53萬戶。 由此可以看出,在3月份基金開戶數創下今年以來最高紀錄后,基金開戶數就開始逐步回落,4月份較3月份環比回落近2成,5月份較4月份環比降幅更是超過3成。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從5月份基金單周開戶數來看,則呈現出企穩回升態勢。5月第一周,基金開戶數僅為3.34萬戶,隨后兩周分別上升至4.21萬戶和4.23萬戶,而5月份最后一周基金開戶數更是勁升至4.74萬戶。 針對上述現象,有專家指出,從歷來發行新基金的情況來看,新基金銷售陷入“冰點”,或許意味著市場已經在底部區域,基金“開戶規律”或再度應驗。所謂基金“開戶規律”,是指新增基金開戶數增減與滬深股市漲跌之間的相關性規律。對比2005年以來的每月新增基金開戶數及上證指數點位,可以發現:新增基金開戶數與股市漲跌總體上呈現正相關的關系,但新增基金開戶數總是較上證指數提前一段時間進入拐點。 據Wind資訊統計,在2007年牛市時期,新增基金開戶數較上證指數提前兩個月達到頂部,2007年8月份達到創紀錄的511.79萬戶,之后逐月下跌;在2008年的熊市時期,新增基金月開戶數在8月份降至最低7.67萬戶,之后逐月回升,較上證指數同樣提前兩個月進入底部。目前新增基金開戶數逐月下降,有專家指出,基金“開戶規律”或許到了再度應驗的時候。
綜合管理能力仍是首要參考
面對股市接連調整和新基金銷售遇冷的情況,理財專家表示,當前股指下行或蘊含著“潛伏”新基金的機遇。“誕生于2008年熊市的偏股型基金首募規模遠低于2007年的同類型基金,但其中不少基金的業績成了同類中的翹楚。基金發行‘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多次得到過印證”。 據易天富數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28日,在2007年1月份成立以來的偏股型基金中,業績排名前20的基金有18只成立于2008年,且以上18只基金成立時間均在2008年5月-12月份。 交銀施羅德主題優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史偉表示,在目前的點位,市場情緒悲觀的時候,雖然新基金的銷售會相對比較困難,但卻給新基金建倉提供了比較好的機遇。“若后市股市繼續下跌,新基金可逢低吸納;后市見底回升,新基金也可以相對從容地建倉。” 廣州證券基金研究員王麗萍表示, 6月投基,側重“防御”。如果市場反彈,超配周期性行業的基金短期內將有不錯的收益,同時指數型基金以及封閉式基金中的瑞福進取、同慶B、國泰估值進取等品種將會有出色的表現,但參與這些品種要注意是以參與反彈的態度來應對。從中長期來看,持有超配周期性行業的品種仍具有較大的收益,配置分散并且側重防御性行業、操作靈活的基金仍是配置的首選,同時混合型基金中對倉位限制較為嚴格的基金也應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長城證券基金分析師閻紅則建議說,雖然在市場調整中,新基金在建倉期內有一定的優勢,比如更容易規避市場調整風險和以較低的價格買到優質的個股,但也可能因選時不當而錯過階段性行情。綜合管理能力仍是基金投資者在投資新基金時首要考慮的問題。建議投資新基金的投資者重點關注整體歷史業績優秀的基金公司旗下的、有過優秀歷史業績的基金經理管理的新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