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重要經濟數據和事件主要集中在上半周。估計美日議息會議維持當前利率水平的概率較大,但投資者要重點關注會后的美聯儲聲明。中國兩會結束,一些政策將陸續得到落實和出臺,投資者要關注一些非日常性事件,對匯率改革也應特別關注。人民幣如果出其不意升值,對銅、鋁、鋅、黃金等商品短期會造成較大的利空。 3月15日,星期一,美國公布2月新屋構建情況、工業生產和產能利用率。 美國房地產業基本處于復蘇格局。將要公布的2月開工數料將繼續上升,許可數應該有所恢復,對市場正面利多為主,不過程度可能較為有限。2月份公布的工業生產和產能利用率有望繼續攀升,利好股市和商品市場。
3月16日,星期二,歐元區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HICP)、美國舉行議息會議。 由于2月商品市場表現較好,歐元區的HICP有望環比走強。 美國迎來3月份的議息會議。本次議息會議美國貿然加息的概率不大,較有可能維持當前利率水平不變。不過美國加息是遲早的事情,遲遲未有動作,對市場而言,本次議息產生的效應將較為復雜,具體還取決于美聯儲的會后聲明。如果較比較明確地表示開始考慮加息,則市場有可能產生短期恐慌,多頭必須保持謹慎。 3月17日,星期三,美國EIA公布原油庫存和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上周EIA公布的原油商業庫存為343百萬桶,盡管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較上周的341.6百萬桶仍有小幅上升。不過汽油庫存意外下跌,導致油價觸及83美元上方的八周高點。本周要公布的數據預計在340百萬桶附近波動。 1月份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大幅上揚,升幅超出預期,而且創下逾一年最大年率升幅。將要公布的2月PPI有望維持上行格局,盡管幅度不會太大,對市場影響較為有限。 3月18日,星期四,歐元區公布2月國際貿易收支狀況、美國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2月份期間,歐元由于受成員國債務危機影響而下跌,將要公布的2月份歐元區國際貿易收支狀況由于歐元的階段走弱而有望繼續得到改善,順差將繼續擴大。擴大的貿易順差反過來又會對歐元形成支撐,對美元造成打壓。因此數據公布后,大宗商品有望得到支撐。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盡管已經開始進入上升通道,預計將要公布的2月CPI有望小幅走強,但是對市場沖擊有限,美國政府對通脹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的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