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10月14日公布數據顯示,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167億元,較8月份高出1000余億元。分析人士指出,信貸增量出現一定幅度回升,對債券市場影響“偏空”,當前債市面臨可投資資金減少、基礎利率上行等多種壓力,即便未來一段時間信貸增量保持平穩甚至出現一定程度回落,債市走勢也難以樂觀。
來自信達證券的分析指出,一方面,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率下降、保險機構保費收入同比下降,將導致債市面臨可投資資金減少的壓力;另一方面,CPI連續數月攀升,并有望在年內“轉正”,未來一段時間基礎利率上行可能性增大,債券市場收益率也將面臨上行壓力。
中金公司研究員陳健恒持有類似觀點:債市在10月上中旬的表現仍將趨弱。首先,即將公布的9月份的宏觀數據對債市總體而言將是偏空的;其次,市場對央票利率再次上升的擔憂會增強。
“10月份的資金面狀況較9月份或有可能收緊。”陳健恒認為,一方面,銀行超儲率仍維持在較低水平,而央行節后可能加大回籠力度,另一方面,財政存款在10月份一般會出現較明顯的增加,對基礎貨幣起到收縮的作用。
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1000億元1年期央票,同時進行3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回籠資金1300億元,顯示回收流動性力度不小。
事實上,隨著經濟逐步回暖,央行此前已開始試探性回收流動性,8月份以來,央行3個月及以上期限央票或正回購發行比重上升,回籠資金面臨更長鎖定期。而四季度到期資金量將大幅度減少,也意味著資金的投放相應減少。
不過,也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債券市場仍然有可能在第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后出現反彈,前提是央票利率在10月份仍保持平穩,投資者對央票利率上升的擔憂逐步弱化。
數據顯示,發行利率已連續數月保持穩定的1年期央票13日再度發行,發行量達到1000億元,利率則仍然維持在1.7605%。盡管如此,諸多業內人士仍然傾向于認為,央票利率年底前面臨上行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