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阪證券交易所OSE |
 |
東京證券交易所TSE |
由于從前一次經濟衰退中吸取了教訓,銀行資本金充裕,資產負債表中沒有有毒資產的擔保證券,衍生品市場監管高效有序,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對日本金融市場并無形成實質性損傷。相反,危機后,日本衍生品市場加快了國際化步伐,如建立遠程會員計劃,推出全球性新產品、做市商制度和相關激勵政策,開始大量吸收境外參與者,加速推進市場國際化進程。(左圖)和OSE(右圖)主力合約是日經指數期貨(NIKKEI225)及東證指數期貨(TOPIX)。
(資料圖片)
商品期貨交易占主導股指期貨成交量有所攀升
日本目前有兩大金融期貨交易所:大阪證券交易所(OSE)與東京證券交易所(TSE)。主力商品正是大家熟知的日經指數期貨(NIKKEI225)與東證指數期貨(TOPIX)。
日本還設立有7家商品期貨交易所,分別是: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東京谷物商品交易所(TGE)、大阪商品交易所(OTE)、中部商品交易所(C-COM)、橫濱商品交易所(Y-COM)、關西商品交易所(KANEX)以及福岡商品交易所(KCE),其中,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商品交易所。
日本商品交易所提供的商品分為三類:農產品包括美國大豆、玉米、粗糖、紅小豆;金屬包括黃金、鈀金;能源包括汽油、燃油。
具體分類如下:
東京工業品交易所上市的是貴金屬(黃金、銀、白金、鈀)、鋁、天然橡膠RSS3號、石油制品(原油、汽油、煤油、柴油)。
東京谷物商品交易所上市的是農產品(一般大豆、非轉基因大豆、豆粕、紅小豆、玉米、阿拉比卡咖啡豆、羅巴斯達咖啡豆)、砂糖(精糖、粗糖)。
橫濱商品交易所上市品種包括棉紗類(日本生絲、國際生絲)、馬鈴薯、各種蔬菜的混合價格。
中部商品交易所上市品種包括農產品(非轉基因大豆、紅小豆)、畜業產品(雞蛋)、石油制品(汽油、煤油、柴油)。
大阪商品交易所的上市品種包括天然橡膠RSS3號、天然橡膠TSR20號、天然橡膠指數、鋁、鎳。
關西商品交易所的上市品種包括農產品(非轉基因大豆、紅小豆)、農業、飼料指數(國際玉米指數、咖啡指數)、砂糖(精糖、粗糖)、日本生絲、水產品(冷凍蝦)。
福岡商品交易所的上市品種包括農產品(一般IOM大豆、非轉基因大豆、豆粕,紅小豆、玉米、冷凍雞塊)、砂糖(精糖)。
與歐美的期貨市場不同,日本期貨市場成交量的主要份額集中在商品期貨領域,股票指數期貨和政府債券期貨僅占總成交量的不足30%,而且金融期貨的成交量集中在少數幾個合約當中,如日經225合約、日本10年期政府債券等品種。
不過,外國期貨經紀商在日本的業務則主要集中在金融品種上。從2003年開始,歐美機構投資者對日本市場采取了更為積極的態度,從而導致日本金融期貨交易穩步增長,特別是股票指數期貨成交不斷活躍。
2008年,大阪證券交易所(OSE)的總交易量達到1.6369億張合約,比2007年增加了50%。推動交易量增加的合約是迷你日經指數225期貨合約(Nikkei225minifutures),其交易量比2007年幾乎翻番,成為08年業績最好的交易所。
OSE業務發展顧問MichiakiShinohara指出:“經濟危機的爆發,促進了交易所的發展。危機剛剛爆發的時候,由于市場波動率很高,套利規避風險等交易大增,使期貨和期權交易量上升。”
至于另外一家金融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TSE),情況就大大不如OSE,數據統計其2008年的交易量同比下降85%,從3250萬張下降到615萬張。
商品市場發展更是受阻于日本實體經濟的低迷不振。東京商品交易所(TOCOM)曾經是日本第一、世界第二的期貨交易所,一直都致力于提高交易量。根據TOCOM2008到2009財政年度報告顯示,TOCOM的交易量是3720萬張,降至15年的最低點,同比下降21%。東京谷物交易所(TGE)和中部商品交易所(C-Com)交易量也分別下降了80%和88%。
建立遠程會員計劃吸引國外參與者
日本期貨市場的國際化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交易系統的國際化,日本擁有ISV全球化期貨交易系統;市場參與主體全球化,法律等相關制度的改革使得歐美等國外交易者也可以便捷地參與日本國內期貨市場;期貨品種國際化。
曾經在1990年的時候,日本交易所占據著全球12%的交易量,隨后一直保持5年的平穩增長。到2003年,日本金融市場占有率開始萎縮,下降到3.6%,直到去年,日本7大衍生品交易所僅僅占有全球1.6%的市場份額。
很多原因導致日本市場交易量大幅下降,例如較高的保證金水平、利率下降等等,其中最直接的因素是阻礙海外機構投資者參與本國衍生品市場交易導致資金流入速度緩慢。今年初,日本各大交易所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并迫切要求采取積極措施來吸引更多境外資金參與日本市場。日本同時也正在推出新產品、做市商制度和相關激勵政策,目的就是推進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為了吸引更多海外資金進場,大阪證券交易所(OSE)和東京證券交易所(TSE)在2009年1月已經建立遠程會員計劃,允許投資者在海外也可以成為交易所的會員參與交易。在東京金融交易所(TFE)第一批申請成為遠程會員的是在倫敦的一家私人結算公司GHFinancials和來自芝加哥的一家衍生品經紀公司。GH運營總監表示,此會員制度可以非常有效地活躍日本本土的衍生品市場。
另外,東京金融交易所(TFE)為了放寬市場準入在2009年2月推出3月歐元兌日元期貨合約,該合約以其活躍的成交量和充分的流動性躍升為交易所區域標志性合約,成為TFE旗艦產品。同時,TFE也希望增加亞洲的交易量,通過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溝通,已經提出了在新加坡開發遠程會員的申請。
此外,東京金融交易所(TFE)計劃在2010年3月推出新的股票指數衍生品,例如推出基于日經指數的期貨合約。這是不同類型的產品,沒有最后交易日,也沒有合約月份,該產品的市場定位是散戶投資者。在將來的某一時候,交易所還會推出一些亞洲股票指數的期貨合約。
大阪證券交易所(OSE)還在2009年7月開設了日本第二個外匯保證金交易市場(大證FX)。交易于東京時間上午8點開始,次日凌晨7點結束。大證FX目前已推出多種金融衍生品,正試圖通過豐富股票以外的交易品種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