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6-26 本報記者:沈而默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隨著IPO正式開啟,債券市場信用產品利率出現較大波動。業內人士認為,企業債在后期可能更多的是滿足配置性的需求,而交易性機會將減少。
數據顯示,自證監會新股發行指導意見6月11日正式實施以來,銀行間債券市場不同信用級別企業債收益率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AAA級企業債券各期限變動不一,AA+至AA-級別全面大幅上行。來自中債收益率曲線的數據顯示,銀行間A+級別企業債收益率大幅回落。國信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認為,低評級企業債收益率在近期出現大幅下調,可能與經濟復蘇密切相關。
業內人士分析,雖然新股發行不會導致信用債出現趨勢性的下跌,但是在新股發行前后,會對企業債利率造成一定的沖擊。
新股發行對信用債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信用債融資能力,二是信用債的收益率與打新股收益率的比較。其中前一個因素主要影響機構投資者的需求,后一個因素主要影響個人投資者的需求。
單從融資的角度看,機構投資者由于可以通過信用債進行融資,理論上無需賣信用債來打新股,可以持有信用債同時通過融資來打新股。而個人投資者由于資金有限,必須在信用債和打新股之間作出選擇,所以需要判斷收益率孰高孰低。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師認為,對于跨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如券商、保險、基金公司而言,交易所信用債的融資能力未必比銀行間信用債差;對于非跨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如企業,或者對交易所債券有剛性配置要求的投資者,都必須通過交易所回購融資來打新股;對于個人投資者,由于無法進行回購,必須通過賣出債券打新股,會加劇高收益債的波動性。
央行在周二的公開市場操作中暫停了正回購,為IPO讓路。按慣例,周二公開市場對28天回購品種進行正回購操作,通常在800億元到900億元間。
張旭表示,目前市場流動性仍然較為寬裕。對于6月份可能出現的信貸季末沖刺,短期的沖擊并不會改變中長期的貨幣政策。雖然貨幣政策仍然保持適度寬松,但隨著IPO重啟,貨幣市場資金利率與貨幣政策利率出現了背離,短期看貨幣市場利率可能還會上行。
從銀行間和交易所企業債收益率利差來看,相對于國債,銀行間3年期以內企業債風險繼續上行,交易所3年期以內企業債風險在繼續下降。
光大證券債券分析師李懷定表示,從5年期和3年期中票收益率利差來看,如果經濟復蘇如預期一般,目前5年期中票相對于3年期而言,相對價值已經開始比較明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