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華社記者韓傳號攝 |
在上證綜指站上2800點又一座山頭后,大盤指數“欲走還留”式的懸念劇仍未有終場收官的跡象。 從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即將重啟、宏觀經濟走勢,到市場流動性的變化,都面臨著多空雙方激烈的分歧與矛盾。在此情況下,多數權威機構認為,經濟復蘇與通貨膨脹兩大預期一并升溫,成為了指數上行的兩大“轎夫”,暫時拉抬著結構性反彈行情的延續。然而,大盤行進至此,市場的系統性估值風險已開始顯現。
經濟復蘇窗口微微開啟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近期在一場名為“復蘇之旅”的報告會上預測,我國經濟已經進入V形復蘇的右側階段,下半年流動性依舊寬裕,中期市場的趨勢不會產生逆轉。
“結合同比和環比兩個角度判斷,相比去年下半年斷崖般的回落,今年下半年經濟回升的預期日益明朗,經濟復蘇窗口已經微啟。”上海證券研究所高級分析師郭燕玲也如此表示。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政策推動的投資熱潮拉動固定資產投資的效應持續升溫,盡管出口依然有所回落,但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呈現加速上升的態勢。近期房地產投資不斷升溫,從土地購置、房價以及房地產成交量看,國內消費支柱———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復蘇跡象。同時,考慮到今年消費品價格回落的因素,消費尤其是農村消費不降反增,無疑表明前期的刺激消費政策開始發揮積極的作用。
長江證券近日針對百余位機構投資者代表所做的調查亦顯示,機構對下半年宏觀經濟走勢普遍樂觀。從調查結果看,75%的機構認為復蘇將成為我國經濟下半年的基本趨勢,沒有一家機構認為我國經濟將會再次探底。
外圍市場的表現也有起色。最新數據顯示,主要發達國家經濟下滑見底信號明顯。美國采購經理指數(PMI)雖然還在50以下,但已經連續3個月正增長。德國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最新公布報告顯示,受經濟專家預計德國經濟將會在今年年底前復蘇影響,6月份德國經濟預期指數從5月份的31.1升至44.8,創ZEW經濟預期指數2006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經濟預期指數的回升預示了經濟樂觀情緒正趨于穩固。
各國經濟見底的信息不斷涌出,給投資者帶來了極大信心。在用美國30年的歷史數據進行驗證后,美林證券得出結論,當經濟處于不同階段時,不同的投資品種會有超出其他品種長期平均收益率的表現。而在復蘇階段,股票的收益率都遠高于現金、大宗商品及債券的收益率。
通脹預期下講出“大故事”
民生證券資深研究員王鳳華表示,看好通脹預期下的股票市場,在超常規的信貸投放和財政政策支持下,我國股市的上漲過程仍未結束。“在預期轉變的情況下,不排除上證綜指不經過調整直接上攻3200點的可能。”
根據民生證券的判斷,通脹預期主要來源于幾方面原因:首先,美、歐、日等世界主要貨幣發行國競相發行貨幣拯救本國金融,導致全球貨幣流動性泛濫。貨幣泛濫的結果是資產受到追捧,各國股市都出現大幅反彈,近3個月美、日、歐等主要發達國家股市平均漲幅超過38%,俄羅斯、巴西等發展中大國的股市更是大漲50%以上。其次,貨幣發行造成美元貶值,美元指數近3個月最低貶值12%,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如原油、農產品、有色金屬等期貨品種價格出現大漲。
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所長高利也表示,目前市場上通脹預期已經形成,通脹走勢跟信貸投放之間存在一個時滯,大概是一年左右的時間。而從國內、國外歷史數據來看,整個物價回升的過程或通脹預期的過程,是股市表現最好的時候。根據高利的判斷,股票市場的上升趨勢將會延續到下半年的七、八月份。
王鳳華還稱,在通脹預期下,資金尋找避險工具,股市也是保值的良好標的,這將推動股市走出大漲小回的牛市行情。通脹預期將主導市場資金選擇行業和個股,能夠對抗通脹、在通脹中能獲益的行業將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的焦點。
市場系統性風險開始顯現
面對股市的不斷上漲,民族證券策略分析師劉佳章認為,上證指數收復2800點后,特別是在IPO重啟破題之后,市場將會暴露出系統性的估值風險。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A股市場的市盈率在24倍左右。劉佳章稱,這一推算結果是建立在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基礎之上,雖然相對于全球資本市場的估值水平看,A股市場24倍PE處于有些高但還不算過高的區間,但隨著下半年市場流動性相對于上半年會有所減弱,特別是隨著IPO重啟后,連續性地發行新股對于市場資金面也會起到一定的抽離作用(這還沒有考慮到隨著A股市場未來收益預期的自然下降對資金所產生的擠出效應),可以預期2800點之后,僅僅憑借著流動性的推動來維持1至5月份以來的市場估值提升模式并不現實,特別是6月份大盤股推動指數上漲的“風格轉換”完成之后,市場的基本面和估值系統愈發向業績傾斜,換言之,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將成為實實在在決定上半年經濟是否復蘇、A股市場還有多少溢價空間的最重要因素。“隨著IPO的正式破冰,市場上行的基礎必然建立在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盈利的雙重好轉上,而這將一定程度地制約股指的無節制上行。”劉佳章說。
針對A股市場未來走勢,中信證券分析師則認為,A股市場下半年的趨勢仍將震蕩向上。由于市場的二次探底一般源于經濟的二次探底,因此A股市場二次探底的風險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