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季報遜于另外兩家險企,但最近上海市主導的太保入主長江養老,讓投資者看到了上海市政府對中國太保的明確扶持意圖。而且,隨著去年底開始的業務結構調整接近尾聲,基本面的改善為后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有助于提升公司估值水平。 中國太保近期公告稱其通過受讓上海國際和定向增發的方式增加了在長江養老的股份。太保集團在長江養老中的股份合計為51.75%,成為實際控制人。光大證券分析師肖超虎認為,太保通過此舉入住長江養老,進軍企業年金市場,對長期業務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短期內可以提振投資者對太保的信心。 光大證券的研究報告表示,入主長江養老,或許是上海市政府給予太保的積極支持。此次入主長江養老是上海市政府支持太保發展,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支持太保的重要信號。長江養老原本為上海國際所控制,其管理層來自浦發銀行。一般認為上海國際在長江養老中的主導權更大,此次能夠讓太保入主,實際上表明了上海市政府對其的支持,也是保險類資產重新整合的方向。近期,上海將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保險業的發展也是其中關鍵的一環,上海市持有的保險類資產可能進一步整合與發展,太保在其中將成為關鍵平臺。 肖超虎表示,企業年金業務在國內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尚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但長期來看,企業年金作為養老金的第二支柱,必然會取得深遠的發展,有人預計我國企業年金規模將在近幾年達到1萬億。從實際的運作來看,上述預計很難實現,但企業年金市場的規模之大毋庸置疑。目前影響企業年金市場發展速度的因素主要還是制度性的,企業和個人都沒有動力去繳納。正如個人養老保險一樣,通過稅收等激勵性的制度可以促進其快速發展,我們相信企業年金的制度性因素也會在5年內取得突破。 同時,公司保費下降幅度明顯收窄。太保壽險4月實現保費收入49.08億元,同比略降1.3%,遠低于3月9%的降幅。1-4月累計實現壽險保費收入248億元,同比下降10.68%,低于一季度12.72%的降幅。太保產險4月產險收入32.31億元,同比增長20.49%,略高于上月的20.27%,1-4月累計實現產險保費收入125億元,同比增長18.78%,高于一季度的18.2%。 國泰君安分析師彭玉龍認為,太保壽險結構調整雖未結束,但可能已經過了最難關。自2008年10月起,太保壽險保費進入負增長時期,至2009年4月已連續7個月負增長,去年11月達到谷底,負增長31%,此后保費降幅逐漸收窄,4月已接近持平。隨著基數的逐步下降以及萬能險影響的減小,結構調整雖未結束,但可能已經度過了最難關。結構調整將為太保后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有助于提升公司估值水平。 國泰君安表示,雖然近期的業務數據不會很樂觀,但金融中心建設對太保的業務結構調整和發展構成良好的政策和發展環境支撐,維持太保謹慎增持評級和20元目標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