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銀行在過去三年間,陸續將近百億元的小額農業貸款投放到黑龍江省的廣大農村,幫助廣大農民實現脫貧致富。但這項“助農貸款”在推行過程中,卻面臨諸多困難和障礙。業內人士呼吁,要給“小額農貸”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國家和各級政府也要對“小額農貸”給予政策扶持。
“小額農貸”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據記者了解,哈爾濱銀行在過去三年間,陸續將近百億元的小額農業貸款投放黑龍江省的廣大農村,這些少則三千元、多則五萬元的小額貸款直接幫助80多萬農民實現增收、39萬農戶實現擴大再生產,業務覆蓋哈爾濱八區十縣(市)的185個鄉鎮、1623個村;雙鴨山及周邊地區的25個農場和15個縣轄的134個鄉鎮、1126個村,成為黑龍江省支農貸款的主力軍。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建三江農場了解到,在這個素有“北大倉”之稱的我國重要糧食產地,2006年哈爾濱銀行進入當地發放貸款,貸款每月利息8厘多,當年投放貸款1.6億元,2007年投放6.7億元,2008年上半年投放8.94億元,支持3.5萬戶農戶種植水稻500萬畝,使當地的人均收入從5500元增長到9000元以上。 此外,“小額農貸”在支持該省“公司+農戶”的養殖加工業上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黑龍江省養殖肉牛第一大縣,賓縣在2006年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一條年屠宰加工能力20萬頭的肉牛生產線。由于牛源不足,該生產線年加工肉牛僅2萬頭。哈爾濱銀行的信貸人員得知這一情況后,經過前期調查給予其2.1億元的貸款支持,重點幫助當地農戶發展肉牛養殖,使農戶擴大養殖14萬頭,年屠宰量提高至5萬頭以上。
“小額農貸”推行艱難
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小額農貸”不僅在支持黑龍江農民增收上發揮重要作用,而且促進了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格局的實現。但網點機構太少、送款半徑過長,征信系統不完善導致的貸款風險,不少地方官員對“小額農貸”缺乏重視,農村信用社不能正確對待競爭等問題成為“小額農貸”推廣難以逾越的障礙。 哈爾濱銀行阿城支行行長王保久提出:“當前網點機構太少,送款半徑過長嚴重影響了‘小額農貸’的深入開展。”以黑龍江省阿城市往依蘭縣鄉下送款為例,由于兩地相距300公里,每次放款時銀行都要出動運鈔車、護衛車三臺,十五六位員工,從早上6時出發,要晚上10點多才能返回,不僅效率低下,資金和人身安全都很難保障。 哈爾濱銀行小企業信貸部副總經理劉鷹認為,征信系統的不完善給貸款帶來風險。他說,盡管人民銀行很早就要求各家金融機構納入企業、居民的信貸記錄,作為發生經濟行為時的參考,但迄今為止,農村信用社尚未將農戶的信貸記錄納入征信系統,信息缺失導致重復貸款出現,給銀行資金安全和農戶還款埋下隱患。 哈爾濱銀行利民支行副行長劉曉東認為,缺乏政府系統的支持,“小額農貸”是做不大也做不久的。他們在拓展農村市場時,遭遇過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甚至銀監部門的排斥,最嚴重時曾被驅逐出當地農村市場。此外,農業全額保險的缺失也加劇了經辦銀行的信貸風險。
“小額農貸”需多方政策扶持
鑒于“小額農貸”推行中遭遇的困難和障礙,受訪的銀行高管人員建議,“小額農貸”業務如想做大做強,需要國家在網點審批上提高效率,同時完善征信系統建設,健全農業全額保險,在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上下功夫。 一,加快網點機構的審批速度,幫助金融機構在重點縣或鄉設立分支機構。為了拓展“小額農貸”業務,哈爾濱銀行目前正申請在雙城市、雞西市和紅興隆農場等地新設3家機構,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審批。 二,人民銀行應盡快完善征信系統的建設,將城市居民、企事業單位、農戶等的信貸紀錄納入系統建設,鼓勵信譽良好的農戶獲得持續的貸款支持和一定的利率優惠,各家金融機構也有了是否貸款的依據,減少了資金投入的風險。 三,加快農信社的改革,促使其正確面對競爭,在提高效率、減少冗員、降低利率上下功夫。 四,建立和完善農村金融風險規避機制,培育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把農業保險納入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盡快推進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組織,緩解農民貸款抵押難、擔保難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