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 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對于明年股市資金面供需狀況,機構的預測比往年更為謹慎。機構表示,明年國內外宏觀經濟發展態勢難以準確判斷,中國股市的新年路徑也是撲朔迷離,所以直接決定股市走勢的資金面也成了機構們難言的話題。 根據對供需兩方面的分析,機構給出的一個粗線條的判斷是,2009年股市資金面總體偏緊。與此同時,機構卻對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之于股市資金面的影響賦予了更多的想象。他們認為,在內外交困的大環境下,兩大政策雖然不能給A股市場資金面帶來“大熱”,但或許能夠平添一份“溫暖”。
股市資金面總體偏緊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多數機構給出的一個粗線條的判斷是,2009年股市資金面總體偏緊。機構對此的分析來自兩方面,一方面能夠進入股市的資金相對有限。從M1、M2數據來看,11月M1增速為6.8%,較M2增速14.8%低了8個百分點,M1、M2增速之間差距有進一步放大的跡象。原因可能來自兩個方面,其一,居民資金回流銀行。其二,企業存款定期化。 自今年2月以來,A股及基金新開戶數量連續走低,而持股賬戶占總賬戶比例也從5月以來逐步走低,隨著財富效應的影響,居民資金入場意愿2009年將繼續保持低位。 另一方面,明年股市對資金需求缺口較大。首先是2009年直接融資對資金的潛在需求較大。2009年直接融資(IPO、增發、配股等)對資金的需求肯定不如2007年及2008年,但是即使是按照上一輪調整市中的資金需求量,考慮到中國網通、農行、中國建筑等“巨無霸”即將上市,新發行股票對資金的需求估計將不會少于1000億元的水平,這對市場是一個較大的壓力。 “即使不考慮一級市場新的股票發行量,二級市場可流通股票新增量仍然相當可觀。”海通證券高級分析市吳云本認為,緩解2009年股票供給壓力將可能成為2009年股市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 其次是大小非解禁對市場資金的需求巨大。即使是大非減持的意愿被政策所限制,但是在整體市場不佳的環境下,小非們減持的意愿依然強烈,尤其是缺乏基本面支撐及發展前景欠佳的上市公司的小非們。據統計,2008年1至7月大小非減持的比例達到29.78%左右。其中,大非合計減持比例為17.24%,小非合計減持的比例為43.15%。 據中信證券的最新統計報告,2009年解禁的A股是7083.12億股,而2008年僅為1622.02億股,解禁股的數量從2008年平均每月135.17億股增至2009年月均393.35億股。如果按照2008年11月4日的A股平均股價5.67元計算,相當于可流通市值增加了40161.27億元,這幾乎與2008年11月4日的A股流通市值相等。 從時間分布來看,由于兩大銀行數千億股票解禁,2009年解禁壓力在下半年尤其突出,其中2009年7月份和10月的解禁量最大。如2009年7月解禁股的股票總量是1864.71億股,當月的解禁數量就超過2008年解禁總量,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銀行有1713億股解禁;2009年10月解禁的股票總量是3130.57億股,當月的解禁數量幾乎是2008年全年的兩倍,這主要是因為工商銀行解禁股有2360億股、中國石化解禁股有570億股、上港集團解禁股有130億股。
難以考量降息影響
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期在香港表示,中國從現在到明年中都有降息的壓力,但是否降息還要考慮CPI的下降速度。經歷數輪降息之后,降息對改善市場資金流動性的作用開始顯現。 央行近日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11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6.03%,比上月末上升1.45個百分點;當月新增貸款4769億元,比上月增加2950億元,同比多增3895億元。 “預計未來降息空間為54到108個基點。”匯添富價值精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陳曉翔表示,在利率不斷下調的過程中,經濟將會逐步的復蘇,這是對股市基本面最強的支持。他認為,明年大類資產中股票相對現金、商品、債券應該能獲得超額收益,股市將存在結構性機會。但是,明年市場結構性分化會比較厲害。 金元比聯基金策略分析師李飛則認為,降息對股市資金流動性的影響沒有那么明顯。“資金能否進入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要看信貸和資金的活躍程度。”他表示,目前資金的流動性主要集聚在銀行間市場,股市資金的流動性不好判斷的原因在于,預期和基本面決定了股市的表現,所以,需要根據信貸和M1來觀測可能入市的新增資金。 海通證券固定收益部的一份報告稱:目前市場的資金面還算寬裕,充沛的資金面正將收益率向“1”壓縮,尤其是貨幣市場利率迅速向1%靠近。一方面,近期降息幅度和頻率為近年罕見,準備金率下調釋放了約6000至8000億的資金量;另一方面,中短期國債將迎來長期活躍的格局:在積極的財政政策下國債或將大量發行,2009年的規模可能達到今年的數倍。 除了二級市場外,降息對于公司資金流也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從今年三季報付息的情況看,本輪降息能提升凈利潤的行業主要為機械設備、汽車、建筑建材、化工和電力行業。從紓困現金流的角度看,受惠于降息的行業有家用電器、通信與電氣設備、醫藥生物、基礎化工等。 另外,中信證券認為,隨著中國政府一系列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出臺,中國經濟將在明年下半年有所反彈。由此影響,海外熱錢也會隨之而來。
財政政策效應明顯
中銀國際日前完成的研究報告認為,財政政策上的4萬億基建投資將可以促進銀行2009年增加信貸5500億元,可以期待2009年商業銀行最終信貸額度將超出此前悲觀的預期。而商業銀行積極放貸將會提高全社會貨幣乘數,從而提高全社會資金供給。 據分析,從銀行資金運用的角度來看,惜貸情況下銀行將會增加債券投資比例。目前,債券市場的收益率下行空間已經縮窄。到2009年2季度時,1年定存可能下調至1.98%,而1年央票水平可能會低于1%。在此之前,保險資金、部分股票基金仍將持有債券,新近密集發行的債券基金也將不斷在給債市帶來增量資金。因此,債市中短期內資金供給充裕。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通過銀行間接到達證券市場的資金將更多地投資于債市,但總體上還是有利于明年股市的資金面,因為這將減少從股市分流的資金。 緊隨4萬億財政資金的步伐,保險資金進入股市的規模也將得到提升。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表示,今后保險資金將圍繞股市適當加大投資力度。吳定富介紹,保險資金進入股市比例可以達到15%,目前只有8%,還有7%的提升空間。 據透露,保監會目前正在研究保險資金投資優質上市公司股權的制度,明年在這方面肯定要加大力度。保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保險資金各項A股投資4075.6億元。據有關方面預期,明年保險資金入市規模將達到7000億左右。 另外,最近關于社保增加股票投資倉位、匯金增持建行等信息,都給市場帶來了增量資金進入股市的預期。市場基本預期,社保和匯金將替代平準基金的作用。在這種利好信息的推動以及降息預期下,未來居民儲蓄可能會部分分流至股票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