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席卷全球,并已開始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作為個人投資者,如何在這場危機中尋找生機?近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投資總監梁大偉對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經濟展望與投資機遇進行了相關分析,并給出了具體建議。
全球股市:新興市場較為樂觀
梁大偉認為,由于各國金融業的急劇惡化加速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投資人受避險情緒影響,紛紛撤出資金,致使全球股市大幅波動。“短期來看,此次由全球信貸市場緊縮造成的熊市可能不會馬上見底,但信貸市場堅冰也許會在政府各種措施幫助下逐漸消融。”他說。 具有指標性的美國股市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就經歷了18年歷史中從未有過的大幅波動。數據顯示,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的“911”事件以及2003年安然公司倒閉期間,金融危機都曾令該指數波動幅度達到40%的水平,而此次由華爾街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海嘯令其波動幅度高達80%。 他預測,美國股市可能不太樂觀,未來12個月投資建議為“減持”。“鑒于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性,未來3至6個月房地產市場仍有可能拖累美國股市進一步下滑”。“而對歐洲市場未來我們持中性看法,主要是更低的利率加上更便宜的歐元等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其經濟衰退”。 梁大偉表示,總體看來新興市場未來前景依然較為樂觀,其將會是盈利增長的市場。但由于市場對通脹高企的擔心已轉變為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一樣,經濟增長也將放緩。“過去三、四年間新興市場表現較好,盈利漲幅較大。目前受到風險規避情緒的影響,已從1999年90倍的漲幅回調到12、15倍左右。” 梁大偉分析說,亞洲國家經濟基本面較美國、英國及歐元區更為穩定。雖然并未與西方完全脫鉤,然而其應對西方經濟增長放緩的絕緣能力較過去已大為改善。但亞洲(除日本外)股市已經呈現深度下跌。“主要是亞洲國家受到近期本國對外貿易縮水與信貸條件緊縮的影響。” 政府的急劇干預可使金融市場穩定下來,為長期投資者提供很好的機會。梁大偉最后建議:“在未來三個月減持股票、增持現金。但中長期我們持中性看法。”
外匯投資:美元中長期向淡
目前,美元在金融危機下的反彈被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是“非理性”反彈。梁大偉分析說,“盡管未來短期兩個季度內,美元還會維持反彈,但中長期看,受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拖累,明年下半年開始美元將會逐步走低。” 梁大偉表示,由于受到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澳元、英鎊、歐元這類高利率外幣開始進入減息周期。“歐洲央行或許會在目前基礎上進行多達100個基點的降息。而英格蘭央行降息幅度也會較大,澳元利率則是從目前水平下降到5%。預計美國明年第一季度利率也會有1%或0.5%的減幅。” 他分析說,由于未來歐洲、英國、澳大利亞有機會繼續減息,相對于美元的利差優勢減少,因此這三類外幣的投資吸引力均將下降。 “預計歐元未來短期內可能表現不會太好,不排除對美元匯率水平跌破1:1.2的水平,明年年底更可能到達1:1.3的水平。澳元未來兩個季度將再次下跌,但中長期看明年年底或許會反彈。”他說。
大宗商品:黃金仍具魅力
梁大偉認為,在大宗商品中,尤其要關注黃金的走勢。“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在過去兩年,把黃金當作比較主要的投資工具。最近黃金有一個大的回調,今年最高達到1032美元每盎司,但最低回調達到680美元每盎司。而在短期內,黃金可能繼續下調至650美元每盎司左右”,他說。 梁大偉表示,盡管黃金價格短期內可能還有下調空間,且波動很大,但由于美國高企的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中長期美元仍被看淡。而由于黃金與美元是負相關,因此黃金在未來還是有上升的可能。“中長期而言,黃金仍可作為投資組合中重要的一塊”。 而農產品方面,由于全球經濟衰退導致消費者消費意欲不高,農產品需求減少,其價格可能繼續面臨下行。不過個別品種如小麥、玉米和大豆,尤其是玉米,抗跌能力都較強。 “總之,基于目前全球金融現狀,建議進行保守型投資組合,合理配置資產,提高規避風險的能力。我們的投資建議是現金持有量55%,債券25%,股票15%,商品5%。”梁大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