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加劇,讓創投機構在中國的腳步變得格外謹慎。但日前于北京舉行的“2008ChinaVenture中國投資年會”上,以生物制藥為代表的醫療領域,卻被參會的創投精英一致看好。
眼光盯準生物醫療領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政府一直在鼓勵創新研究,但是國內新藥非常少,大部分都是舶來品!爸饕是企業資金投入方面的問題,這一點就是我們雙方最重要的契合點!卑賷W維達中國基金的合作人李毅在會場上這樣表示。 據了解,晨興創投和禮來亞洲2000萬美元投資上海某醫藥研發外包(CRO)企業后,隨后中國CRO企業藥明康德就在紐交所IPO,并受到美國資本市場認可。 “基于成本考慮,發達國家企業將不斷向發展中國家外包其非核心醫藥研發業務,實際上也給中國制藥領域發展起到很大機會!崩钜愀嬖V記者,禮來公司、GSA,葛蘭素在內的跨國公司都在近期紛紛宣布將在上海投資建造專業研發中心。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醫藥行業成為醫療健康細分行業的重點投資領域。其投資案例數量為4起,占醫療健康行業總投資案例數量50.0%,投資金額為4963萬美元,占醫療健康行業總投資金額78.8%。
創投機構也將面臨高風險
與以往投資僅僅關注成長型企業不同,在生物制藥領域內,創投把目光放到了一些有非常技術平臺的早期企業上。“除了需要擁有優質團隊外,我們只有在非常明確市場前景的情況下,才會考慮投資這樣的高科技技術公司!倍Y來亞洲董事總經理施毅告訴記者。 “今年我們估計投了四個生物制藥項目,整體感覺都還可以,但是風險也很大!盜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章蘇陽說,“實際上,在醫藥健康投資成功的比例比其他行業低,從我的經驗來看,投十個中大概有一到兩個是非常成功的,大概兩到三個扯平,接下去都是死掉。” “從國際經驗來看,投資生物制藥領域成功可以獲得幾百甚至上千倍的利潤,但同時也面臨巨大風險,包括資金、開發人員穩定性、管理方面的問題,”章蘇陽表示,“國內市場失敗的原因1/3是市場,管理占2/3!
更傾向于海外上市
德勤的合伙人費達在接受采訪時說,“考慮到市盈率、時間和再融資問題,我們更傾向于在香港、美國或新加坡上市!彼硎,公司一般都會根據行業不同選擇不同的上市地點。對生物制藥這種比較高技術的企業來講,去美國上市關注度將更高,而對于做中成藥的企業來講,則會選擇在中國大陸市場、香港或者新加坡上市。 已經在海外成功上市的先聲藥業集團,其首席財務官趙志剛也談到,應選擇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大的區域上市。“不過市場在國內的企業,選擇亞太地區上市會更好一點。”他說。 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王一敏表示,整體來說,藥品在美國上市需要保持好幾年的穩定成長才會被認可和認購,因此如果藥品在國內能夠持續保持相對好的估值,也可以選擇在國內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