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11-05 本報記者:陳紅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銀華基金管理公司近日發布的四季度投資策略報告認為,A股市場在經歷價值發現和估值回歸階段后,進入了流動性溢價時代。報告對于四季度A股市場走勢依然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主要看好流動性好的大盤藍籌,以及具有業績超預期增長可能的資產注入或具有較高經營杠桿的公司。 銀華基金在其四季度投資策略報告中表示,回顧今年以來A股市場資金的流入和流出,資金的擴容速度顯然快于證券。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流入股市的資金超過1.3萬億元,而流出的資金不到7000億元。股市的增量資金與儲蓄存款的少增部分基本相當,但這僅消耗了儲蓄存款增量的一半,考慮到今年新股發行的規模已超過去五年的總和,顯然資金與證券緊張的供求關系沒有改變。 雖然為了緩解A股市場緊張的供求關系,監管層加快了QDII資格和額度的審批,甚至試點港股直通,但近期資金流入A股市場的速度并沒有減緩。央行第三季度城鎮儲蓄調查的結果也顯示,股市依然是當前資金的首要選擇。 銀華基金報告認為,宏觀經濟數據表明,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稅收、行業、信貸以及增加社保投入等調整政策作用開始顯現:在經濟總量增長放緩的同時,經濟結構在朝著均衡、和諧、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隨著落后產能的關停、淘汰,利潤在向行業龍頭集中,行業競爭格局趨于有序,這種趨勢將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獲得估值溢價。 在對國內經濟發展表示樂觀態度的同時,銀華基金在報告中對美國經濟衰退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表示擔憂。報告表示,如果次按危機進一步擴散引發美國經濟的衰退,必然影響到其他國家,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這將對A股市場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沿襲了三季度投資策略報告中對于“股價能夠對上市公司基本面形成反作用”的判斷,銀華基金在四季度投資策略報告中表示,這種反作用的積極效應已經得到驗證:在經歷一季度及中期業績的超預期增長后,三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預增幅度再次超出了市場的預期,這表明股價對于公司基本面的反作用已開始顯現。同時,上市公司也更愿意真實、甚至是過度釋放業績去促進股價的提升。沿著業績釋放能力和意愿的線索可以發現,擁有資源、具有外延式增長潛力的公司,以及具有較高經營杠桿的公司業績增長超預期的可能性更大。雖然經濟增長速度可能因為經濟結構轉型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而放緩,但制度變革對公司釋放業績的驅動力依然強勁,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的可能依然較大。 同時,經濟轉型將內部需求提升到更重要位置,更多地支持內需的增長,從過多依賴外需轉變為內外并舉,內外均衡。那么,在總需求保持增長的情況下,供給偏緊的行業會獲得更多的利潤,因此周期性行業會繼續維持高景氣度。 最后,對于市場普遍擔憂的估值水平問題,銀華基金報告表示,資金和證券供求關系的變化趨勢以及公司業績增長的變化趨勢是兩大影響估值水平的關鍵因素,其中,公司業績的增長是核心因素,但供求關系的影響作用也不能忽視。如果市場上證券供不應求的狀況進一步加劇,那估值水平一定會更高,F在來看,公司盈利增長不斷超出市場預期;同時,資金還在流入股市,可見,這兩個趨勢對估值的影響依然是正面的,尤其是流動性好的大盤藍籌會因為資金的集中而獲得更高的估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