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元遭遇重挫,暴跌后整體走軟,對英鎊和歐元分別跌至26年和2年低位。市場聚焦在英鎊和歐元對美元上探歷史高點這似乎無可避免的一幕上。 英鎊/美元高歌猛進,周二英國3月通膨數據高于預期,引發英鎊升破2美元大關,并且繼續以不可阻擋之勢上行,一舉創出26年新高2.0133美元,周五收于2.0027美元。這是自1992年晚些時候歐洲匯率機制解體后英鎊對美元匯率首次突破2美元。 歐元/美元愈戰愈勇,與歷史紀錄高點1.3670美元一直保持很近的距離。 周五特里謝講話削弱了歐元對美元及日元的兇猛漲勢,美元拋壓暫時得以緩解,但對主要貨幣仍在多年低點附近。 本周美元的跌勢為何如此劇烈?非常有說服力的理由就是美國經濟的放緩,目前美國經濟運行方向與全球其他地區經濟增長的勢頭背道而馳,因此在一定時期內美元將持續承壓。相對低迷的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以及美元利差優勢的縮減,是促使投資者不愿持有美元的主要原因。 同時,全球經濟正發生結構性轉變,正當美國經濟增長動力減退之時,歐洲和日本的經濟活動升溫,歐元區經濟正以六年來最快的步伐增長,日本經濟也有望強勁復蘇,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更是領跑全球經濟增長,資本將流入這些市場,這將繼續打壓美元進一步疲軟。 七國集團會議上美國財長保爾森以及美聯儲主席貝南克均未公開宣稱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決策者這種刻意的忽略,暗示全球決策者皆認定美元疲勢對全球重歸平衡至關重要,亦為美元貶值打開綠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