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如虹的十個漲停板,把浙江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477)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一切源于一份合同金額高達344.01億元的“天價訂單”。 3月22日杭蕭鋼構總裁周金法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公司對自身是“有信心”的,并已向上交所遞交復牌申請。如此“底氣”,令人對其“天價訂單”背后的幾大懸疑更生好奇。
“天價訂單”,是實質性題材還是炒作“概念”?
一份訂單能引發市場如此劇烈的反應,估計連杭蕭鋼構管理層自身也是始料未及的。其反應不僅是股市相繼出現10個漲停,還有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以及3月21日證監會正式表態進行調查。 招架不住了,杭蕭鋼構部分高管人員就干脆唱起“空城計”,公司董秘和證券事務代表也都無法聯系。 3月22日傍晚,記者輾轉聯系上了杭蕭鋼構總裁周金法,終于得到了公司高層的正面回應。周表示,22日已收到合同發包方支付的第一筆預付款。 杭蕭鋼構管理層的“底氣”并不能消除前期的市場質疑。其一,以這家公司30萬噸左右的產能和一年不到20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去接一個344億元的訂單而且按其公告中說的“施工合同工期二年內完工”,怎么看都像是“蛇吞象”。其二,認為歷經多年戰亂的安哥拉很難想像能提供或履行如此巨大的合同。2002年以前安哥拉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內戰,經濟基礎相對脆弱,履約能力令人擔心。 市場分析說,在這起“天價訂單”事件中,杭蕭鋼構所簽合同完全虛假的可能性不大,核心問題在于合同的可履行性,這份訂單對于上市公司來說究竟是一個實質性的題材,還是相關利益者進行炒作的一個“概念”。 此前有媒體報道,杭蕭鋼構董秘來巧紅曾答復記者說,安哥拉合同意向的談判過程完全是由公司市場銷售部門員工負責,公司高管和其他人員不清楚其中細節。如此大的訂單,高管都不清楚,誰信?如果這一說法屬實,則上市公司對這一項目的披露慎重嗎?對股東負責嗎?
三次公告,是正常披露信息還是“設置陷阱”?
從2月12日到3月16日,杭蕭鋼構的股票價格相繼出現了10個漲停,導致公司股價從2月9日的4.14元飆升至10.75元,漲幅高達159%。 在這一波行情中,杭蕭鋼構先后發布了三份公告。自2月12日市場傳出消息后,這家公司的股票連續三天漲停,2月15日公司發布公告“證實”了市場傳聞,稱正在洽談一境外項目,“若公司參與該意向項目,將會使公司2007年業績產生較大幅度增長”。 3月13日,杭蕭鋼構正式公告稱于近日跟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發包方)簽訂了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的產品銷售合同和施工合同,產品銷售合同總價計人民幣248.26億元,施工合同總價計人民幣95.75億元。 公告當天及次日,其股票又是兩個漲停板,遂于3月15日再次發布公告,稱“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無應披露而未披露事項”,但是就前次公告提醒投資者“合同尚未有實質性的履行”“公司近期內沒有形成收益”。 杭蕭鋼構獨立董事、浙江大學教授吳曉波對記者表示,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時機與方式都是“很正常”的,該發布公告的時候都及時發布了公告。之所以會引發這么強烈的市場反應,問題在于一些股民和媒體“不理性”,在跟風炒作這起事件。 一些市場分析人士則把這家公司的幾次公告說明稱為“擠牙膏”,通過不斷拋出“興奮點”來“刺激”市場,但是關鍵信息披露并不充分。有媒體證實,杭蕭鋼構遲遲沒有提交發包方中國國際基金與安哥拉方面簽訂的相關合同原件。19日杭蕭鋼構被強行停牌后,有關方面也作出暗示,“一天不披露清楚就不可能復牌”。
杭蕭鋼構是否會成為又一個“銀廣夏”?
隨著杭蕭鋼構“天價合同”事件調查的深入,市場熱點最終將集中在兩種猜想上:一是杭蕭鋼構復牌以后股價將如何演變,會否成為又一個“銀廣夏”:二是假如杭蕭鋼構大幅下跌,會否拖累整個大盤。 杭蕭鋼構總裁周金法22日對記者言之鑿鑿地表示:公司對自身是“有信心”的,并已把相關合同原件提交有關部門,正等待上交所對其復牌申請進行審核。他并透露,公司已收到合同發包方支付的第一筆預付款,金額跟合同約定的第一筆預付款金額相同。 如此,則一旦杭蕭鋼構得以復牌,是否就意味著公司材料通過了有關部門的審核,公司“透露”的這類信息是否會再成為其股價下一輪暴漲的理由呢? 一些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杭蕭鋼構走勢如何,其對整個大盤的影響應該不會很大。 人們在質疑杭蕭鋼構“天價訂單”的同時,希望證監會嚴格把關,事情不查個水落石出,決不能讓杭蕭鋼構匆匆復牌。股市,決不能容忍“國際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