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3月6日,高盛發表報告指出,中國股市的基本面依然良好,近期包括中國A股市場在內的世界多個市場出現拋售的情況,主要是受到了全球風險偏好下降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2月26日,我國上證綜指首度站穩3000點整數關口,而在隨后的27日,滬深股市放量暴跌,雙雙創下1997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與此同時,亞歐美主要股市相繼重挫。根據高盛提供的數據,截至3月5日收盤時,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指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中國指數和中國A股滬深300指數,分別由近期高點下挫了21%和9%。 高盛中國股票策略師鄧體順認為,最近市場的疲軟受到了估值攀升(尤其是A股市場)、市場對宏觀形勢和政策的不確定性的持續擔憂以及獲利回吐、周期性風險偏好下降等技術因素的綜合影響。與2006年5月時通貨膨脹導致的回調相比,市場目前似乎更關注于增長前景。 高盛強調,中國的宏觀經濟和企業基本面依然強勁,該投行的經濟學家對全球和中國增長前景總體看好的建設性觀點沒有顯著改變。再加上匯率可能進一步升值以及流動性方面的其它有利因素,所以從更長期來看,經濟和企業經營狀況仍將保持良好態勢。雖然近期市場可能保持短期震蕩局面,但預計H股和A股市場分別在14倍和20倍預期市盈率水平上將獲得有力支持,這意味著將僅有2.5%至15%的下跌空間。 高盛表示,對于部分有望受益于中國長期增長趨勢的高成長型股票,許多投資者由于估值太高而一直沒有買入。基于對下半年行情可能出現上升趨勢的預期,投資者在最近的市場拋售之后應開始對一些股票進行戰略增持。 高盛看好銀行業、房地產業、消費相關行業、選擇性的原材料企業及基礎設施企業等,并認為這些行業定位更好,可能從中國未來幾年里快速的可持續增長中獲益。 高盛同時提出警告,如果在市場盈利預測沒有調整的情況下,保險行業股票的估值由當前水平大幅提高,對該行業的看法將轉為謹慎。高盛的分析師認為,基于當前的基本面,該行業的估值將難以進一步上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