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17 記者:庹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金屬、能源、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漲價,使期貨在2006年受到空前關注。“但中國期貨市場并沒有出現在年初所期待的那種爆發之勢,政府監管顯然比想像審慎穩健得多,這也就使得2006年成為為未來期貨業發展蓄勢的一年。”格林期貨總經理趙廣鈺向記者總結說。
2007年最值得期待的是以股指期貨為首的金融期貨的上市。
趙廣鈺結合中金所股指期貨仿真交易和監管層的講話判斷說,盡管2007年年初推出股指期貨的希望較渺茫,具體推出時間較難說清楚。趙廣鈺給記者具體分析說:春節后很快開“兩會”,不會推出股指期貨;股指期貨交易的相關細則得到四五月出臺,出臺后又得討論一個月左右;因而股指期貨至少可能到六月份才推出。
在2007年,人們仍將關注的焦點放在金融期貨上,但趙廣鈺認為商品期貨可能仍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趙廣鈺認為,2006年末農產品上漲的行情在2007年仍將延續。“據預測,2007年將成為歷史上氣候條件最不好的一年,這也就讓農產品期貨在2007年有了更多的炒作題材,從而成為市場熱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