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10 李斌 楊文婷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面對我國逐漸增加的巨額外匯儲備,中國科學院預測研究中心日前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建議:鼓勵“藏匯于民”,改善資本項目收支以控制增速。
報告具體建議,為了鼓勵“藏匯于民”,要在對適度外匯儲備規模測算的基礎上,采用儲備證券化等方法,把一部分外匯儲備變為企業和個人外匯資產;加大結售匯制度的調整,減緩大型國有企業海外融資速度;支持有條件的國內企業“走出去”,通過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等舉措引導資本流出。擴大人民幣在境外的支付結算范圍,鼓勵境外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最大可能地從資本項目收支上控制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
這份名為《2007年我國進出口形勢分析與預測》的報告還建議,要加快服務業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結構升級,緩解國際收支失衡;逐步降低國內儲蓄率,加速我國外匯市場建設。
雖然2006年我國外匯儲備增速有放緩跡象,外匯儲備增長速度遠高于貿易順差增速的現象有所改變,但報告認為,2007年我國外匯儲備將會繼續增長。
課題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預測研究中心主任汪壽陽研究員認為,保持足夠規模的外匯儲備,對發展中的中國是必要的。但過多和過快增長的外匯儲備進一步加大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激化了國際貿易摩擦,削弱了穩健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不利于我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