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0-27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胡芳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在25日舉行的貨幣政策決策例會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即商業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5.25%的現有水平不變。這是美聯儲連續第三次決定維持現有利率水平。
自今年8月上旬以來,美聯儲一直維持短期利率穩定不變的主要原因是,經濟降溫和能源價格回落使美國通貨膨脹壓力有所減輕。
首先,美國經濟降溫幅度大于原先的估計。商務部的最終修正數據顯示,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速度按年率計算僅為2.6%,低于原來估計的2.9%,更低于第一季度的5.6%。不少經濟學家目前預測,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將進一步下降到2%左右。
住房市場繼續降溫的跡象尤其明顯。美國舊房銷售量9月份已連續第6個月下降,且降到了2004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8月份,私人用于住宅建筑的開支下降了1.5%。市場分析人士預計,住房市場的疲軟狀態可能還要持續幾個月,住房銷售情況在明年春天之前不會出現好轉。
其次,能源價格回落。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出現較大幅度回落。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25日收于每桶61.40美元,比7月14日創下的歷史最高價位每桶78.40美元回落了20%多。美國普通無鉛汽油全國平均零售價7月初曾創下每加侖3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而目前已回落至大約每加侖2.23美元。
第三,通貨膨脹壓力減輕。能源價格回落和經濟降溫使通脹壓力得到緩解。據勞工部數據,美國9月份批發物價指數下降了1.3%,為2003年4月以來最大降幅。消費價格指數下降了0.5%,為去年11月以來最大降幅。其中能源批發價格下降8.4%,為1986年7月以來最大降幅。能源消費價格下降了7.2%,是去年11月以來最大降幅。
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已多次表示,經濟降溫最終將減輕通脹壓力。美聯儲在25日發表的例會聲明中也說,由于能源價格回落、通脹預期得到控制、利率上升的累積效果以及抑制需求的其他因素存在,通脹壓力可能隨時間的推移而得到緩解。
不過,通脹壓力得到緩解并不意味著美聯儲可以高枕無憂,正如美聯儲在聲明中所說,某些通脹風險依然存在。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今后將密切跟蹤經濟運行狀態和通脹發展趨勢,并根據實際情況在必要時采取適當應對措施,努力確保美國經濟健康運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