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做生意難,有好商機更難。因此,在商界,人們為了尋覓商機,可說是挖空心思。日前,媒體介紹中山市金紫荊羽絨服公司總經理陳志亮瞄準冷門市場出擊并獲得成功,很給人以啟發。 陳志亮是2006年春節后在眾人反對下,毅然來到暖地中山市開辦羽絨服制造廠,陳志亮說:別看中山天氣暖和,但并不代表中山人不穿羽絨服。“到寒冷的地區旅游、出差,必帶羽絨服,這就是市場。” 在陳志亮看來,做生意,就是要找冷門市場,要有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思維。“大家都爭著熱門市場,最終市場飽和了,也難以立身。而像這種別具一格的行業,就有無窮的市場潛力。” 找冷門市場,反其道尋商機,是商家必思之處,也應深諳此道。這是國外發生的情人節事例。 情人節,商家向來是把賺錢的目標瞄準成雙成對者,但美國一些商人卻反其道而行之,誘使單身者也大把掏錢。比如俄亥俄州的“美國祝賀”公司推出了10種以“反情人節”為主題的賀卡。其中一種印著一張上世紀70年代的照片,照片上一個男孩手里拿著一張自制的情人節賀卡,注解寫道:“明天小蒂米的心就碎了,情人節糟透了。” 該公司發言人阿蘭娜·拉坎帕納說:“過去幾年中,要求過‘反情人節’的人逐漸增多,情人節產品中增加了新設計,以滿足單身一族在這一天的需要。”
生產和出售T恤衫的加利福尼亞州“咖啡出版社”公司舉辦了“反情人節”T恤衫設計比賽,受單身一族喜愛、銷量在前三名的T恤衫設計者可獲得獎金。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商機其實也如此。反情人節促銷有廣泛的市場基礎,都市單身貴族越來越多,清華大學的專家經過調研發現,進入21世紀后,北京、上海的單身男女已沖破100萬,廣東、北京、上海和武漢等省市,已卷起第四次單身潮。第四次單身潮主要發生在白領和中產階層人群,這部分人消費能力強,有可能催生以單身人群為目標市場的“單身經濟”。 經濟學家認為,單身貴族是廣告業、出版業、娛樂業和媒體業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尤其是單身女性,因為獨身而且收入不菲,她們是最理想的顧客。與其他階層相比,她們更有花錢的激情和沖動,只要東西夠時髦、夠奇趣,她們就會一擲千金。 除了產品反其道之外,在觀念上也要“反其道”。比如,產品質量被很多企業視為生命線,很多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上不知下了多大功夫,每每推出一個產品,總要說說質量如何如何好,但,臺灣一些企業卻針對美國市場生產出“短命產品”。美國人出門不愛帶雨傘,碰上下雨,花二、三美元買上一把喜歡的素色傘用后即扔。臺灣制傘商據此設計了一種竹骨、棉紙做的簡易傘,只能開合四、五次,大受美國人歡迎。如今,這種臺灣傘占了美國進口傘的60%,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美元。日本有家企業研制了一種外觀漂亮、氣度不凡,但壽命只有9個月的紙制手表,價格僅3.5美元,一下子便打開了北歐市場。 市場就是這么奇怪,它既要求某些商品如消耗性日用工業品必須高質量,同時又要求某些商品質量不能太高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快了產品生命周期,而新產品的不斷涌現,也同時在不斷淘汰舊產品,促進了市場的繁榮發展。因此,無論是產品還是觀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如果想在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有時也要反其道尋商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