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3-10 本報記者:曾亮亮 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我回去后一定要再研究原住戶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峨眉山風景區管委會黨委書記馬元祝告訴記者,原住戶是峨眉山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解決峨眉山風景區各種問題的關鍵因素。 馬元祝所說的原住戶是土生土長在峨眉山風景區內的農民。據了解,峨眉山風景區有1個鄉、16個行政村、118個村民小組、5248戶、16000多農民,是全國風景區中農村人口最多的風景區之一。而且他們的生活來源比較單一,核心景區農民主要以旅游收入為主,非核心景區農民就靠退耕還林錢糧補助。 “由于這里的農民祖祖輩輩都依靠著峨眉山生活,而且人口規模較大,我們不可能像黃山那樣讓農民們搬遷,因而管理工作比較復雜。”馬元祝說,風景區一方面要管理好旅游景點,另一方面還要管好農民、解決農民問題,管理人員覺得困難很多。但是,這次聽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馬元祝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原住戶是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一部分,也是峨眉山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馬元祝說,發展旅游業是以人為本觀念的深化,因此旅游開發必須尊重當地群眾的利益,通過發展旅游業促進當地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切實維護好當地群眾的根本利益。如果把發展旅游與當地群眾的利益脫離開來、對立起來,不顧甚至損害群眾利益,最終也會影響旅游經濟的發展。 “原住戶長期居住在遺產地,原住戶應該有權利參與與之利益相關的決策,并享受利益分配。”馬元祝說,峨眉山風景區管委會打算投入1000多萬元解決原住戶的道路、飲水、就醫問題。“從農民最關心、最容易見效、也是最容易辦到的事情抓起,集中有限的資金,加大對景區農村道路、人畜飲水、衛生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優先解決景區農民行路難、飲水難、看病難、子女入學難等問題。” 馬元祝認為,帶領農民致富才是硬道理。“峨眉山景區有茶葉、天麻、雪蘑芋、竹筍、靈猴產品、香蠟制品等‘六大產業鏈’經濟,我們要帶領農民參與其中。”他向記者粗略地估算了一筆賬,單一項峨眉雪芽綠茶大約就能帶動景區1.2萬農民致富。“去年,我們開始發展茶葉經濟,目前景區茶葉銷售收入773.03萬元,村民人均增收454元。”此外,也想鼓勵景區農民從事“峨眉靈猴”等系列旅游產品生產加工,提高農民收入。 “我們將堅持旅游反哺農業、景區支援農村、以旅促農、以景帶鄉的基本策略不動搖。”馬元祝說,管委會和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峨眉山旅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立新農村建設專項基金,一定要堅持每年從景區旅游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新農村建設資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