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額怎么花?”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大成在政協經濟界分組討論會上提出了這樣一個尖銳的話題。 如何解決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的高漲?這樣一個話題在歷次兩會上都不新鮮,但是1.5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額還是讓這個話題成了今年政協會上的熱點。一方面,有不少委員建議用更多的外匯儲備鼓勵企業走出去,另一方面,大家也關注著掌控2000億美元的中投如何投資以及賬面浮虧對它的考驗。
讓企業更多地走出去花錢
如何解決貿易順差?如何減少外匯儲備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說,目前有人將外匯儲備高企、流動性過大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歸罪于出口太大。她認為,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問題關鍵在于我國仍未找到“花錢的好辦法”。 “德國的貿易順差比中國高得多,但德國的外匯儲備不到中國的一半。”馬秀紅說,關鍵是德國政府鼓勵企業在國外直接投資設廠,繞開了貿易壁壘,也改善了和相關國家的貿易關系。“我們應該借鑒這一經驗,不僅能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民幣升值產生的不利影響。” “外匯儲備應該給會花錢的企業去花,因為企業有自己的標準和方向,資金使用更有效率。對外投資應以企業為主體,應該把這些外匯貸給企業。”全國政協委員、民航總局代局長李家祥說。 馬秀紅建議,應在未來五年采取各種措施推動本土企業走出去。首先國家給予企業自主權;二是提供一系列高質量服務,為企業提供必要咨詢和培訓。三是企業間協調,要防止中國企業走出去之后無序競爭。
全國政協委員、五礦集團公司總裁周中樞則表示,應利用逾1.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來建立一只國家礦產資源基金,以幫助企業在國內外的勘探與收購活動。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應該在這個基金的建立上起帶頭作用,像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這樣的大型國內金屬和礦產企業也應該參與進去。
中投的投資目標并不激進
“我們是以種田為主,打獵偶爾為之。”當記者問及中投如何投資時,全國政協委員、中投公司副總經理汪建熙說,中投的投資目標并不激進,只要投資收益率,高于外匯儲備3%至5%的投資收益率,已算是成功。中投的對外投資規模目標達600至700億美元,目前使用尚未超過一半。而美元的貶值及因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并不會催動中投的海外投資步伐。 “盡管黑石的股價遭遇了大幅下跌,但中投對黑石和摩根士丹利的投資都是基于做長期性的財務投資者,不會在意短期的股價波動。”汪建熙表示,對于中投海外投資的成敗不能過早下結論,中投持有黑石股票可能達到5-7年的時間。在他看來,中投公司類似于國外大型公募養老基金,是一種純粹的商業投資機構,屬于財務投資者,而不是戰略投資者。 雖然不少聲音建議借美國次貸危機加大海外投資力度,但汪建熙明確認為,事實上是挑戰大于機遇。由于涉及到市場判斷,很難說目前就已經是市場底部,且中投缺乏專業人才,也沒有建立完全的財務核算系統和風險管理體系,因此即使看作是機遇,也需要有抓住機遇的能力。對中投而言,高度分散化是有效降低風險的措施,“我們不希望賺很多的錢,但更不希望賠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