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3-12 記者:呂諾 崔靜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每逢兩會,教育問題都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近日,通過新華網和中國政府網,教育部部長周濟公開表示:“我們在工作中確實存在很多缺點和不足。這些缺點和不足我想會得到逐步解決。” 8日16時,周濟如約來到新華網直播間。在與網民近2個小時的在線交流中,對于網友不斷“跳出”的各種問題,周濟沒有照本宣科,而是如實回答,這讓一些網民感到意外。 “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是前幾年高校擴招的結果嗎?”對網友的這一疑問,周濟幾乎不假思索地說,不能簡單地把“就業難”和“擴招”畫等號。這些孩子遲早要就業,只是讀完大學就業和不讀大學就業之間存在區別。相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和老百姓的需求,大學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認為中國大學生太多的觀點,肯定是近視的。 “像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占用了大量的國家教育資源,是否人為拉大了校際差距?”對此,周濟說,在過去的十多年中,高等教育在量上有了很大發展,我們還集中有限財力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學。任何國家都要加緊建設一批高水平大學,這是一個國家提高科技競爭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需要。我們的投入就是和國外很一般的大學比,也是遠遠不夠的。 教師出身的周濟,對教師這一職業懷有深厚感情。他說:“老百姓不高興罵罵可以理解。罵教育部可以,但不應罵老師。老師是值得尊重的。大家對老師要多理解一些。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批評,我認為完全應該。” 周濟表示,中國的教育質量和老百姓的需求比,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比,差距仍然很大,但我們會努力去實現。“大家的批評,對我們的工作也是動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