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日肺癌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多學科治療)治療前沿對話暨“全球就醫戰略咨詢”發布媒體溝通會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日本順天堂大學附屬順天堂醫院的醫學專家圍繞MDT診療模式及肺癌外科手術技術分享了業界前沿進展;同時,就醫咨詢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也正式推出“全球就醫戰略咨詢”服務。
科學醫療決策關乎患者生存質量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統計數據顯示,東亞地區是肺癌高發區,占全球新發病例的50%左右,其中中國的新發病例占比超過四成。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肺癌新發病例106.06萬,死亡病例73.33萬。
業內人士強調,癌癥的治療,應重視醫療決策的重要性和專業性。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教授李峻嶺觀察發現,腫瘤患者就診的核心痛點在于“如何快速匹配到合適的醫院和醫生,獲得全面、規范的評估,制訂能夠接受的治療方案并及時實施”。
“過去14年,我們服務了數千名癌癥患者,發現絕大多數患者不是‘缺治療’,而是‘缺判斷’。”盛諾一家副總經理、醫學部輪值主席程瀟鈺表示,醫學的進步日新月異,醫生和患者需要持續了解前沿方案,抓住治療機會。“舉例來說,患者其實不必‘談化療色變’,可以向國際上多個擅長化療副作用控制的團隊尋求幫助。若是手術條件不好,盲目手術反倒影響預后。”
癌癥是非常個性化的復雜疾病。李峻嶺表示,在肺癌的治療中,局部治療的參與非常重要。如果患者具備手術指征,可以選擇進行局部的胸外科手術;如果患者身體條件不佳,可以通過放射治療替代手術進行局部治療。
在手術治療中,科學的醫療決策關乎患者生存質量。如何精準把握手術機會?日本順天堂大學附屬順天堂醫院呼吸外科教授鈴木健司提出,判斷是否手術的根本原則,一是能否將病灶切除干凈,二是患者能否健康地繼續生活。
“醫療決策需要平衡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不能簡單地一切了之。”他舉例說,日本的一位肺癌患者住所沒有電梯,切肺手術后肺功能下降,可能使患者無法順利地上樓回家。醫院綜合這一環境因素進行評估后,決定減少切除范圍,降低整體影響,以便患者日常生活。
除了不斷精進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技術外,鈴木健司所在機構還致力于探索使用機器人進行微創手術,以實現手術出血量小、減輕患者負擔的效果。他表示,不僅是早期肺癌,日本也在致力于為可以手術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進行挽救性手術,年齡最大的患者為90歲。
多學科診療實現生命全周期管理
李峻嶺介紹,我國肺癌患者5年總生存率不足30%,74%的患者診斷之初即存在區域性或遠隔部位轉移。
肺癌患者預后整體較差,需要多學科診療群策群力。多位腫瘤領域醫學專家認為,MDT是精準醫學和規范化診療的基礎。
李峻嶺介紹,MDT近20年在中國迅速發展壯大,如今已成為一種常規的診療模式,涉及包括肺癌、甲狀腺淋巴瘤、乳腺癌等在內的多個病種。他表示,“MDT已參與到肺癌患者生命全周期的管理中。從疾病的發現、診斷、治療方案制定,到后續的隨診,以及疾病進展之后再回到醫院治療……都有多個學科參與其中。”
鈴木健司認為,在日本,很多肺癌患者同時患有間質性肺炎、心臟病、腎功能不全等疾病,這些患者的手術風險相對較高。對此,需要通過多學科協作,來提高患者的遠期生存率。
在MDT體系發展過程中,線上協同與跨院轉診成為亮點。“線上MDT消除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可以更高效地滿足跨區域患者的需求。”李峻嶺表示,線上MDT模式同時還具有教學性質,有助于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此外,李峻嶺強調,臨床需要對肺癌MDT方案實時跟蹤并反饋修訂,必要時轉診到綜合醫院評估及處理。“例如,作為腫瘤專科的醫生,我的知識有局限性。如果遇到病人在藥物治療、免疫治療中出現不良反應,涉及各個不同的系統,我們會立刻建立跨醫院的多學科轉診,及時找到專攻相關領域的團隊接待患者。”
在多學科團隊的介入下,通過專業判斷和路徑梳理,能讓癌癥治療的每一步都更迅速、更準確,幫助患者實現生命全周期管理,實現肺癌慢病化管理,促進腫瘤診療高質量發展。
“某一個單獨的科室、某一個單獨的醫生解決患者所有問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李峻嶺總結道。
盛諾一家推出“全球就醫戰略咨詢”服務
盛諾一家在會上正式推出“全球就醫戰略咨詢”服務。程瀟鈺介紹,“全球就醫戰略咨詢”服務旨在全球范圍內為患者匹配適合的醫院、醫生、治療方案,找到最新的特效藥物和治療設備,優化治療路徑。
“多一個人陪你看病,少走一條彎路、減少一次誤判、抓住每一點希望。”她這樣描述推出該項服務的初衷。
據了解,盛諾一家一直以來致力于整合全球醫療資源,為國人提供海外就醫服務。自2011年起,盛諾一家逐步構建了全球重病醫療網絡,先后服務了7000多個中國患者家庭,其中70%是癌癥患者。
程瀟鈺說,腫瘤患者的病程一般分為四大階段:確診與分期、治療規劃與執行、支持治療與副反應控制、康復與復發預防。“盛諾一家以高規格醫療照護標準,整合了中、美、日、歐的醫療資源,為患者精準匹配該疾病領域全球權威專家,快速組建‘國際多學科權威診療團隊’。”她表示,“每個階段,我們都會匹配最合適的全球專家資源,確保實現真正的全周期科學規劃。”
程瀟鈺說,即使面對沒有更好治療方案的晚期癌癥患者,多學科團隊也會窮盡全球資源,覆蓋最新臨床試驗、新藥應用、個體化療法、基因靶點篩查、免疫策略等內容,為每一位患者尋找突破口,不錯過任何機會,不放棄任何一點希望。
本次會議由新華健康與盛諾一家聯合舉辦。現場還舉行了聘任儀式,鈴木健司和李峻嶺受聘擔任盛諾一家全球就醫戰略咨詢服務的國際肺癌MDT專家組成員,通過國際多學科診療模式,共同為中國患者的治療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