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1日,以“品牌,讓世界更美好”為主題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舉行。此次大會由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中國國家品牌網等聯合創辦,此次大會吸引了眾多知名品牌和行業專家齊聚一堂,共探品牌發展新路徑。
作為大會的重磅環節,2025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備受關注。在此次發布中,慶安大米品牌價值再創新高,達到145.49億元,在區域品牌(地理標志)板塊排名上升至20。同時,作為知名的地理標志品牌,慶安大米還受邀參加了5月11日舉行的品牌提振消費暨地標名品助力鄉村振興大會,向世界展示中國大米品牌的獨特魅力與發展潛力。
會上,慶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俊風以“一粒米的品牌蝶變”為核心,分享了慶安通過“政府引領-企業聯動-農戶參與”協同發展模式,以品質筑基、創新賦能、全鏈發力驅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慶安方案”,贏得現場陣陣掌聲與高度認可。
劉俊風表示,多年來,慶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慶安大米區域品牌建設,通過打出品牌建設組合拳,大幅提升了慶安大米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在品牌建設過程中,慶安縣精心構建了“一盤棋”組織推進體系、“標準化”質量監管體系、“鏈條式”產業發展體系和“全方位”品牌宣傳體系。
劉俊風在發言中強調,慶安大米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1911年開啟種稻時代,1930年成立稻田公司,水田面積不斷擴大。1984年“旱育稀植”技術成功研發,提升了產量和品質。此后,“老縣委書記廉繼頗背著電飯鍋到北京賣大米”,讓慶安大米開啟了走向全國的征程。憑借卓越品質,慶安大米收獲眾多“國”字號榮譽,包括被評為全國A級綠色食品水稻生產基地、獲得綠色食品標志證書等,2024年更以135.12億元的品牌價值,獲得全國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第22位、大米類第2位。
慶安大米的成功并非偶然。在“標準化”質量監管體系建設上,慶安縣發揮國家級制種大縣優勢,培育審定80余個優質品種;依托150余家農業經營主體推廣標準化、智能化種植,綠色水稻種植面積達120多萬畝;多部門聯合打擊制假販假,規范商標、包裝管理,守護品牌品質。“鏈條式”產業發展體系下,68家稻米加工企業、28家規上企業、4家國家級龍頭企業引領高質量加工,年加工能力達300萬噸;開發功能米、休閑食品等延長產業鏈;線上線下結合拓寬銷售渠道;文旅融合增添產品文化屬性,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方位”品牌宣傳體系通過專業團隊規劃設計,舉辦國際稻香米品牌大會,參加各類展會,與主流媒體合作,申報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區項目,提升品牌影響力與外向度。
面對未來,劉俊風介紹,慶安縣將以國際稻香米品牌中心落戶為契機,在品牌建設上持續發力。實現品牌戰略升級,針對高端、中端、年輕市場精準定位,構建品牌價值體系;推進技術驅動升級,與科研院所合作建設智慧農業體系,完善可追溯系統,突破精深加工技術;推動主體營銷升級,實現線上線下、產品文化等多維度結合的多層共創;加強品牌保護升級,從“嚴管理”邁向“優服務”,維護品牌形象。
如今,慶安大米已成為慶安縣的一張“亮麗名片”,以品牌為引領,帶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展望未來,慶安大米將繼續秉持品質至上原則,不斷創新品牌建設與發展模式,在國內外市場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為農業現代化發展貢獻更多力量。(鄒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