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銀川市以“穩增長促發展攻堅年”行動為抓手,深入實施國資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嚴防債務風險、深化內部改革,構建“1+N”國有資產監督體系,不斷提升系統化、法治化、規范化、智慧化監管水平,推動市屬國有企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一季度,銀川市屬國企營業收入11.34億元,同比增長15.2%;利潤增長27.8%,繳納稅費2.08億元,同比提升36.1%,資產負債率等關鍵指標持續優化。
銀川市國資委系統推進107項重點改革任務,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在“1+5”國資運營體系板塊規劃的基礎上,持續推進集團內部二、三級企業專業化整合、層級和法人戶數壓減,完成40戶法人戶數壓減工作,企業虧損面降至35.68%,全面推行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和全員績效考核,有力激發了干部職工實干擔當精神。為防范債務等風險,牽頭成立攻堅專班,解決債務化解、資產盤活等難點問題20項,今年一季度,銀川市國資國企到期債務全部如期兌付,完成融資平臺退出3家,通聯集團明珠債全額贖回。
銀川市國資委構建“1+N”國有資產監督體系,聚焦投資融資、招標采購、產權交易等重點領域,制定修訂產權管理、投資管理、業績考核、合規內控等監管制度,完善監管權責清單,動態調整優化授權放權事項,賦予企業更大經營自主權。扎實開展違規經營違規處置國有資產和投資損失、國有企業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抽查國有資產處置58項,投資166項,制定、修訂、廢止制度76項,依紀依規追責問責,不斷完善管長遠、治根本的國資監管體制機制。
銀川市完成國資國企在線監管平臺建設,銀川金投集團率先打造“集中化、智能化、一體化、可視化”司庫管理體系,嚴格落實大額資金日常管控要求,接入直管的集團公司財務系統,對銀行賬戶余額及大額資金支付進行實時監控,對二三級企業財務實現穿透式管理,通過監督關口前移,做到產權、資金、債務和薪酬“全穿透”,實現數據實時對接,提升國資監管數智化水平。
隨著改革走實走深、企業“輕裝上陣”,銀川市國有資本不斷優化布局,加速向算力產業園、人工智能集群、“中國氨綸谷”等戰略領域集中,為產業升級蓄勢賦能。再生水特許經營、數據經紀服務等創新模式落地見效;安居集團2025年計劃收購商品房1800套,已回購存量商品房550套;推進停車場“先離場后付費”,開通無感支付車輛49.8萬余輛;累計為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11.95億元。國資國企1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66.74億元,儲備“兩重”項目13個,總投資16.39億元,專項債項目34個,總投資103.9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