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作為農業大省,其鄉村振興實踐對于全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顯著的示范效應。為此,山東積極探索優化鄉村振興人才戰略的實施路徑,具體包括強化頂層設計,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發展規劃;創新職業教育培訓模式,提升鄉村人才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完善服務體系,為鄉村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有力的支持保障等方面。通過以上舉措,山東致力于實現鄉村人才的集聚與成長,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人才活力,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可借鑒的山東經驗。
一、加強頂層設計,繪制鄉村人才振興藍圖
(一)科學制定因地制宜的鄉村人才培育目標規劃
山東高度重視鄉村人才振興的頂層設計,在制定全省“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時,將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重要內容,明確了鄉村人才振興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實施步驟。同時,依據各地農村的資源稟賦、產業特色和發展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差異化的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方案,避免“一刀切”,確保人才發展與當地鄉村振興戰略精準對接。例如,在膠東沿海地區,圍繞海洋漁業產業,規劃培育一批海洋養殖、漁業加工、海洋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在魯中山區,結合林果種植、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重點培養林果栽培技術能手、鄉村旅游管理人才等。
(二)加強完善政策支持與制度保障的政策體系
出臺一系列綜合性改革文件,如推進鄉村人才振興20條、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31條等,涵蓋鄉村人才“引育留用”各環節,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針對不同群體發展需要,分類施策,制定了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18條、加強基層農技人才20條、加強全省農業農村干部人才隊伍建設19條等多項具體工作措施。這些政策從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土地使用等方面,為鄉村人才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比如,對返鄉創業人才給予創業補貼和稅收減免,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許利用農村閑置土地和房屋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為人才創業提供空間。
(三)健全優化組織協調與長效的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指導、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的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機制。成立鄉村人才振興聯席會議,定期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加強部門間的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時,將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體系,明確考核指標和獎懲措施,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通過層層壓實責任,推動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把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切實抓出成效。
二、推動教育改革,創新職業教育培訓模式
(一)分層設計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不同群體需求
職業教育體系根據鄉村不同群體的需求進行分層設計。對于傳統農戶,重點開展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等基礎技能培訓,提高其生產效率;對于家庭農場主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設置市場營銷、品牌建設、財務管理等課程,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對于鄉村創業青年和高端人才,開設智慧農業、數字農業和農業科技研發相關課程,培養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人才。
(二)強化打造以實踐為核心實訓基地建設
通過企業、高校與政府的合作,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以壽光的蔬菜產業為例,設置從大棚種植到冷鏈物流的全流程培訓課程;在煙臺,圍繞蘋果產業鏈開設包括采摘、包裝、出口標準化的實踐課程。通過在實際生產環境中學習,農民能夠更快地掌握先進技術,并在日常工作中應用,提高了職業教育的實效性。
(三)推廣數字化教育工具降低教育參與門檻
臨沂市建設“智慧農業教育平臺”,為偏遠鄉村提供在線課程和專家指導服務。通過直播課程,農民可以在手機上學習先進的機械操作技術和精準施肥方法。平臺開發一系列成本可控的直播教學技術解決方案,如基于5G的遠程互動功能和低成本移動設備支持,使教育資源覆蓋面擴大了30%,顯著降低了教育參與門檻,為鄉村職業教育的普及探索了新路徑。
三、完善服務體系,營造鄉村人才發展良好環境
(一)為優化鄉村人才服務構建全方位服務保障體系
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和服務專員制度,為鄉村高層次人才提供交通出行、住房保障、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43項服務,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設立“鄉村人才服務窗口”,為人才提供政策咨詢、項目申報、創業指導等一站式服務。加強鄉村人才信息庫建設,及時掌握鄉村人才的需求和動態,為人才與企業、項目之間的精準對接提供信息支持。此外,建立鄉村人才定期走訪慰問制度,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讓人才感受到尊重和關愛,增強他們在鄉村發展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二)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金融支撐機制
出臺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為農村自主創業農民、返鄉農民工等提供創業資金支持。降低貸款門檻,簡化貸款手續,提高貸款額度,對符合條件的創業項目給予貼息扶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出針對鄉村人才創業的專屬信貸產品,如“鄉村振興人才貸”“農業科技人才貸”等,以知識產權、農業設施、土地經營權等作為抵押物,解決人才創業融資難的問題。鼓勵金融機構探索“人才有價”融資模式,完善“農政銀擔”合作機制,開發鄉村好青年貸、返鄉創業擔保貸等信貸產品,助力各類人才在基層創新創業。同時,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對金融機構發放的鄉村人才創業貸款形成的不良貸款,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償,降低金融機構的風險,提高其支持鄉村人才創業的積極性。
(三)為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搭建鄉村人才多元支撐體系
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改善農村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條件,提升鄉村生活品質,增強鄉村對人才的吸引力。在交通方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現農村公路村村通、路路暢,方便人才出行和農產品運輸。在水利方面,實施農田水利設施改造工程,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保障農業生產用水需求。在能源方面,發展農村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沼氣等,改善農村能源結構。在通信方面,加快農村5G網絡和光纖寬帶建設,實現網絡全覆蓋,為農村電商、智慧農業等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也讓鄉村人才能夠享受到便捷的信息服務。
山東通過加強頂層設計、推動職業教育創新改革、完善服務體系等多方面的舉措,不斷優化鄉村振興人才戰略的實施路徑,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也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在未來的發展中,山東將繼續深入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工作,不斷探索創新,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素質鄉村人才隊伍,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崔曼寧 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