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點內容,普惠金融一直是政策推進的重點。今年3月,國務院發文提出“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制度”等。近期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也提出“提高為民營經濟組織提供金融服務的水平”。
浙江是民營經濟比較集中的省份,同時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對浙江有著重要意義。為此,以浙商銀行為代表的眾多金融機構大力推進落實普惠金融政策,讓普惠金融能夠“普到根、惠到本”,努力打造浙江普惠金融的新樣本。
“普”要“普得下去”
“烏茲別克斯坦所有的五金店里,都會有我們的產品。”義烏市澤業五金工具公司創始人吳堅強介紹,公司從事五金工具外貿已經近20年,從商貿城一家幾平方米小商鋪起步,現在有了自己的品牌,產品涵蓋數千種五金工具,實現“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產品賣到全球50多個國家。
“浙商銀行給了我們第一筆貸款,助力我們‘從小到大’發展。”吳堅強表示,從夫妻店到現在兩個工廠、500多人的團隊,公司的成長離不開浙商銀行的金融支持。目前,該公司在浙商銀行義烏福田支行辦理了小微企業貸款,用于企業擴大規模、搭建電商銷售渠道等。
外貿企業常常遇見跨境項目投資金額大、運營周期長、維護成本高等挑戰。義烏市廣億進出口有限公司就曾因“無定金、長賬期”的付款模式陷入資金困局。浙商銀行金華分行主動上門,創新推出“信保+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方案,打破傳統抵押物限制,為企業提供授信支持。
在義烏,類似的企業數以萬計。他們有著相似的資金需求,但普遍存在規模有限、抵押品不足等問題。對此,浙商銀行金華分行推出“浙個好·數易貸”等綜合性數字化產品,打破信息壁壘及“抵押物依賴”的傳統信貸模式,為小微經濟發展注入數字活力。
“惠”要“惠得上來”
“普惠金融解決的是金融發展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資源錯配問題,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也是金融人民性的集中體現。要真正讓中小微企業、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眾共享金融發展成果。”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說。
“磐龍藥谷”是位于浙江金華市磐安縣一個以中藥材種植為主的農業綜合體,擁有高標準農田近2000畝。項目的經營者——浙江磐龍農業公司在浙商銀行的助力下,將這里打造成了道地藥材良種繁育與GAP種植新示范基地,帶動周邊農民共富。2025年以來,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磐安監管支局的指導下,浙商銀行金華磐安支行量身定制種植戶“數易貸”,解決了農戶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憑借良好的自然資源,鄉村旅游、農家樂、民宿等成為磐安縣的重要產業,“東籬下”民宿就是其中之一。為解決其資金周轉問題,磐安支行憑借高效的數字化流程和“善標”評級體系,很快批復了貸款。如今,在浙商銀行的助力下,當地鄉村旅游和民宿發展良好,美了鄉村、富了百姓。
“讓守信者有路,讓普惠有力”,是浙商銀行在推進普惠金融發展道路上一直堅持的價值。磐安縣冷水鎮的殘障人士陶新花從上世紀90年代以一臺毛線機開始創業,目前已為超150名靈活就業者解決了就業問題,并且常年為殘障人士提供就業崗位。浙商銀行金華分行通過整合信息,無需擔保快速放款。陶新花在手機就可以在線獲得授信,保障了資金緊張時的正常生產。
浙商銀行金華分行行長莫立君表示,金華分行近三年服務普惠客戶超1萬戶,授信支持超260億元,占金華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40%以上。未來將做深“客群+產品+場景”的融合探索,在縣域綜合金融生態建設中書寫金融服務的新篇章。
制度保障讓“普惠”更廣更長
為了讓普惠金融政策落實落穩,浙商銀行也在制度建設上作出保障。
目前,浙商銀行聚焦“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協同改革”,推動從“做業務”向“做客戶”轉變,從“單一融資服務”向“綜合金融服務”轉變。至2024年末,浙商共設立專營機構214家,占全行分支機構比重超60%,專營機構點均小微貸款余額近13億元。
針對小微企業無抵押、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浙商銀行通過深化對供應鏈上下游普惠小微客戶的服務,在農村地區推廣“銀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鏈服務模式等,為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支持。例如,以核心企業為擔保、無需抵押物的“光伏貸”已經累計發放超16億元,戶數超1.1萬戶。自2020年起,浙商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開展小微企業轉貸款業務,到2024年末,轉貸款業務余額達到60億元。
同時,浙商銀行聯合財通證券與杭州臨平區政府合作共建數字化金融服務平臺,累計接入企業近3萬家,發放貸款超7億元。按照“一縣一策”“一業多品”原則,推進“山區26縣”縣域綜合金融生態模式建設,打響“浙銀共富貸”品牌。截至2024年末,“浙銀共富貸”余額93.16億元。
另外,浙商銀行還借助數字化創新技術和互聯網平臺,整合客戶大數據信息,結合特定場景進行大數據分析和建模,推廣以“數科貸”“數易貸”“數字化合作項目”為核心的數字化產品服務體系。
“近年來浙商銀行提出了‘善本金融’理念,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推動金融回歸初心本源。下一步,將探索把更多好的金融產品納入進來,讓普惠金融范圍更加廣泛、服務更加便捷。”陸建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