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伊始,銀行板塊上揚。Wind數據顯示,5月前兩個交易日(5月6日至7日),申萬銀行行業指數上漲1.36%,42家上市銀行中有36家上漲。從今年以來的市場表現看,銀行板塊也較為突出。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7日,31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18個年內上漲,其中申萬銀行行業指數以2.93%的漲幅位居第10位。
值得注意的是,“五一”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4月30日),銀行板塊曾出現明顯回調,當天申萬銀行行業指數下跌2.09%。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提升,銀行股后續配置價值成為機構熱議的焦點。
“銀行板塊節前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業2025年一季度業績表現不及預期,因此在前期銀行板塊不斷創新高的基礎上受情緒影響而下跌。但我們認為這種下跌只是快而短暫且非源于主要矛盾變化的快速情緒反應。”華安證券研究認為,后續來看,銀行板塊仍然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一是近兩三年銀行板塊的配置核心邏輯在于其普遍的高股息率而非強勢業績預期,因此股息率是主要矛盾,截至4月30日,銀行板塊股息率為6.69%,和煤炭并列第一,業績表現基本不對股息率形成影響;二是高股息的反應通常在高位震蕩市或者弱市中,對5月整體維持震蕩弱市判斷;三是從穩市角度和促進中長期資金入市角度,銀行板塊都具備短期和中長期戰略性配置價值。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張一緯稍早前在對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進行解讀時認為,銀行信貸基本盤繼續受益,政治局會議指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目前超長期特別國債已提前發行,一季度貸款投放好于預期,預計受益于財政加力支持“兩重”“兩新”。銀行補充資本正當其時,不排除中小銀行使用專項債補充資本的可能性,3月末四家國有大行5200億元增資方案發布,當前時點補充資本具備及時性和必要性,部分沿海地區中小銀行直接面臨外部因素影響,且當前專項債使用效率和方向均有提升空間,或可為區域性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提供支撐。
張一緯表示,宏觀政策導向不變,銀行基本面積極因素積累。市值管理加力重塑銀行估值,中長期資金入市利好紅利行情兌現,繼續看好銀行板塊配置價值。
東莞證券分析師吳曉彤認為,2024年銀行業整體業績穩健,在外圍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受到的擾動相對較小,其穩定分紅、低估值、高股息價值等特質使其受到避險資金的青睞,同時也受到降準、擴內需、財政部注資等政策托底,以險資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以及以滬深300ETF為代表的被動資金或將延續流入態勢,外圍擾動、低利率環境下銀行板塊仍是確定性較強的布局方向,繼續看好其防御和紅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