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市場或許正在遭遇寒冬。4月29日,國內行業龍頭珠江鋼琴(002678.SZ)發布2025年一季報,公司營業收入為1.24億元,同比下降42.11%;歸母凈利潤為-5168.47萬元,同比下降162.52%;扣非凈利潤為-5380.09萬元,同比下降156.58%。
此前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珠江鋼琴營收6.77億元,同比下降39.97%,歸母凈利潤虧損2.36億元,同比下降4108.2%,扣非凈利潤為-2.35億元,同比下降409.55%。同時,2024年公司存貨規模維持在12.98億元高位,全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同比顯著增加,成為虧損擴大的直接推手。
珠江鋼琴表示,營收與利潤均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全球經濟下行、教培行業監管收緊、教育裝備采購政策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鋼琴需求持續下降。同時,樂器行業消費市場整體疲軟,銷售大幅下降,生產規模縮小,生產成本要素攀升壓縮利潤空間。
據中國樂器協會《2024年產業白皮書》動態監測數據顯示,鋼琴銷量從2018年35.6萬臺降至2023年12.8萬臺,跌幅高達-64%,2024年更是跌破10萬臺警戒線。
珠江鋼琴正在尋求從單一的制造業向文化服務業轉型升級。4月1日,珠江鋼琴公告以自有資金2億元投入布局文旅產業,標志著其從文化制造業向文化服務業的戰略轉型。新設立的全資文旅子公司,作為珠江鋼琴文旅業務的投資和實施平臺,定位于“旅游景區運營、研學教育實踐、文旅產品及線路開發”三位一體的復合型平臺,將進一步拓寬業務邊界,增強抗風險能力。
此前2月,珠江鋼琴和民樂生產企業樂海樂器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樂海民族樂器(河北)有限公司。以前被視為小眾市場的民族樂器,隨著國潮文化的崛起,開始迎來爆發。因就業考量,琵琶、中阮等民族樂器更受藝考生的青睞。雙方將在品牌塑造、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等多方面進行深度合作,這場“中西合璧”的合作將拓展珠江鋼琴的新商業版圖。
珠江鋼琴從去年就開始嘗試多元化發展。在戰略層面,珠江鋼琴有意構建內容生態,向文旅、服務等輕資產業務靠攏。通過在文創、教娛等新領域的文化輸出,再反哺鋼琴業務,實現產業閉環。2024年5月,珠江鋼琴與銳豐文化、未來演藝公司共同出資1億元,合資成立珠江銳豐文旅,開辟文化演藝新賽道;同時,利用自身木材加工優勢,打造特色“珠江文化”IP,開發文創產品,并推出中高端實木家具品牌“珠江琴韻”。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在鋼琴市場遇冷的大環境下,珠江鋼琴發展文旅、民樂、家居等業務,試圖改變單一的產業結構、實現多元化轉型,是圖生存謀發展的應對之策,但想要在新賽道有所作為,還需在文旅服務和內容創新方面不斷推出“拳頭產品”才能贏得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