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24-2025)》(以下簡稱“綠皮書”)。
綠皮書指出,為提升涉農產業發展質量,應積極開展涉農工業升級行動。涉農產業政策應從“重點扶持”的選擇性模式轉向“一視同仁”的競爭性模式,注重營造穩定、公平、透明且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切實提高涉農工業的產能利用率。引導固定資產投資從擴大規模的數量投資轉向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的質量投資,全面推動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涉農工業中的應用。
為提升涉農產業發展質量,應培育支持涉農產業新業態。在食物流通方面,推動中西部地區冷庫冷鏈建設,提升全國農產品統一大市場流通效率,在城郊地區發展倉儲型菜市場和集貿市場。以縣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契機,創新食物消費場景,促進涉農產業向大健康產業、大文化產業轉型。深度挖掘鄉土文化資源,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農產品加工、創意餐飲、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等新業態融合發展。
為提升涉農產業發展質量,應完善涉農產業賦能型聯農帶農機制。應推動涉農產業空間回歸鄉村,更加突出農民在一二三產業融合中的主體地位,將產業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對此,需要全面優化鄉村創新的制度結構,將新質生產力導入農業生產與鄉村經濟,設立鄉村創業園和人才支持基金,保障鄉村產業發展要素充分供給。開發農業多功能性價值及其市場化實現渠道,引導工商資本和龍頭企業以地域優勢為核心,采取“政府支持、資本出錢、農民出點子”的合作模式,打造高效包容的涉農產業鏈和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