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瑞眾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瑞眾保險”)作為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夏保險”)的承接方,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在總保費規模、個人客戶規模等方面表現亮眼。然而,業績亮眼的同時,瑞眾保險屢遭消費者投訴等問題引發市場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瑞眾保險于2023年6月28日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準設立,總部位于北京,其主要股東為九州啟航(北京)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和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高達565億元。
值得肯定的是,2024年,瑞眾保險個人客戶規模已超4000萬人;總保費更是達到2368億元,位居行業前列。
在良好業績背后,瑞眾保險多次被曝出的誘導銷售以及以墊誘投等問題值得投資者關注。《經濟參考報》記者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12315平臺檢索發現,近一年(以公示日期為準)來,瑞眾保險(含分公司、支公司)累計收到約20起消費者投訴,投訴內容大多涉及購買保險服務,主要包括通過現場購買保險服務、通過電視電話購物及郵購購買保險服務、在其他平臺通過網購購買保險服務等幾種途徑,投訴問題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投訴認為存在虛假宣傳問題,要求賠償損失;二是投訴認為存在經營者利用合同格式條款排除消費者權利問題,要求停止侵權、核定侵權責任;三是投訴認為發布或者利用虛假信息誘人訂立合同問題,要求退賠費用并賠償損失。記者發現,投訴的處理結果為“未達成調解協議”的情形居多,約有12起。
如今年4月9日公示的一起12315投訴顯示,2025年4月7日,消費者武某當天通過現場購買了瑞眾保險邯鄲中心支公司保險服務,投訴問題為“可能存在質量->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問題,要求退賠費用,賠償損失,停止侵權、核定侵權責任”,處理部門為邯鄲市叢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理結果為“未達成調解協議”。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瑞眾保險還因欺騙、引誘投保人等收到監管罰單。如去年12月,瑞眾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渭濱支公司因通過墊付保費引誘投保被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寶雞監管分局開出的“寶金罰決字〔2024〕9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因通過墊付保費引誘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瑞眾人壽渭濱支公司被警告并處罰款1萬元,2名有關責任人被警告且合計被罰0.8萬元。
天眼查顯示,瑞眾保險所承接的華夏保險成立于2006年12月,是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準設立的一家全國性的股份制人壽保險公司,總部位于北京,注冊資本153億元人民幣。2018年,華夏保險總資產突破5000億元,人員隊伍超過50萬人,總保費達2306億元,晉級特大險企。
但2020年7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依法對華夏保險實施接管,接管期限為1年。2021年7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公告,決定延長華夏保險接管期限1年,自2021年7月17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止。2023年11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批復,同意瑞眾保險與華夏保險之間的保險業務轉讓相關安排,瑞眾保險整體受讓華夏保險業務及相應的資產、負債,并維護保險消費者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瑞眾保險一方面需要積極處理原華夏保險相關業務的風險,另一方面也要妥善處理新開拓業務的消費者投訴、監管處罰等風險,在服務區域協調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國家重大部署中進一步彰顯國有金融企業應有的擔當。(實習生蔡振達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