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地“專精特新”專板迎來重要進展。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發現,自2024年12月第三批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名單發布以來,新納入的9個試點中,深圳、廣西、廈門、大連等地專板相繼宣布正式開板。
4月27日,深圳“專精特新”專板在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舉辦的“開放前海、創新前海、活力前?!背晒l布活動上正式開板。截至目前,深圳“專精特新”專板累計入板企業已達301家。其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占比80.73%,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17.6%,投后企業占比37.87%。入板企業主要分布于電子信息技術、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高技術服務、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生物與醫藥等領域。在綜合金融服務方面,銀行業機構對86家專板企業授信金額合計達14.87億元;在基礎服務方面,有65家專板企業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資質榮譽,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4月15日,廈門“專精特新”專板正式開板,首批66家優質企業集中亮相,標志著廈門市在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區域產業升級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該專板已在中國證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依托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運營,成為連接福建省專精特新企業與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橋梁。在廈門“專精特新”專板開板儀式上,首批入板企業分布在“培育層(20家)、規范層(25家)、孵化層(21家)”三個層級,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充分展現了區域股權市場的新活力。廈門“專精特新”專板聚焦“企業服務、創新支持、上市培育”三大核心功能,由廈門市委金融辦、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廈門證監局及廈門金圓集團多方協同賦能,構建起“發現-扶持-服務-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全鏈條機制,助力企業規范發展,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月18日,廣西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揭牌暨廣西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開板儀式在南寧舉行。
自2022年11月證監會與工信部聯合印發《關于高質量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的指導意見》以來,證監會已先后公示三批“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方案備案名單,26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在列。
當前,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可觀。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工信部已培育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合計14687家。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6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14.1萬家。從前期試點情況看,“專精特新”專板的加速構建,為做大做強“專精特新”企業群體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撐。
安徽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安徽“專精特新”專板累計培育企業991家,對接融資130.73億元,助推11家企業轉新三板掛牌、1家企業申報北交所上市已獲受理。
記者此前從北京股權交易中心了解到,北京“專精特新”專板運行不到兩年,已吸引約550家企業上板。僅2024年,就有165家專板企業攬獲私募融資超150億元。
3月底,上海專精特新專板開板一周年暨上海專精特新專板資本市場特訓營首期活動舉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皩>匦隆睂0謇塾嬌习迤髽I348家,上板企業中超七成屬于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上海市“3+6”重點產業體系,其中三大先導產業相關企業72家,六大重點產業相關企業19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