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化身社區小管家精準分析居民急難愁盼、大模型為節能降碳提供決策支撐、人工智能深度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擁抱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安徽省蚌埠市在夯實“數智”底座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基層治理、制造轉型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推動技術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AI解鎖新技能
走進蚌埠市龍子湖區綠地花都社區,輕快的歌聲伴隨著音樂從社區鄰里驛站的窗口飄出。人員密集、人口老化、社區工作人手少,如何才能服務好這個居民近萬人的老社區,一度讓綠地花都社區黨委書記鮑翠萍和她的同事們感到力不從心。
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數字技術,智慧社區系統化身“AI小管家”,自動對居民反映社區治理意見和建議、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等行為進行分類整理和積分核算;社區工作人員依托大數據分析,精準了解社區居民的急難愁盼,在此基礎上及時響應,改進服務化解矛盾……在蚌埠市,“人工智能+基層治理”碰撞出溫暖的智慧火花,增強了社區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智慧治理告別了過去的‘大海撈針’,讓大伙輕裝上陣,打造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提及基層的“智”理轉型,在社區干了大半輩子的鮑翠萍快人快語,“技術在進步,倒逼社區治理、服務百姓的理念和方式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借助AI賦能,社區不斷解鎖更多的創新應用,讓基層治理這根繡花針繡出更和諧、更精細的圖景。”
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發布智慧城市時空底座、超前布局6G高速光網等設施……蚌埠市不斷完善云網融合的數字基礎支撐體系,夯實城市大腦的“數智”底座。
堅持“一盤棋”推進和一體化發展的思路,蚌埠市分類建設人口、法人、地理、政策法規四大基礎庫以及政務服務、宏觀經濟、城市管理等8個專題庫,整合全市各級部門數據資源41.3億條,構建市域數字孿生平臺,以數據驅動優化資源配置,讓城市更聰明、更有溫度。
拓展“人工智能+”新場景
“依托城市智慧大腦打通辦事堵點和難點,我們加快場景創新應用,不斷提升行政效能,穩步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試點?!卑霾菏袛祿Y源管理局副局長姜榮峰說,目前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98%,一次辦結率達99%,極大地優化了營商環境。
聚焦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社會民生等領域的難點、痛點,蚌埠市驅動“智”理引擎,打造“人工智能+”應用示范標桿,拓展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
在蚌埠市雙碳大數據服務中心,AI大模型化身能源專家,對全市的綠電生產、消納以及碳排放情況進行精準分析,實現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全流程智能監測,為節能降碳提供決策支撐。
依托人工智能、視覺識別等AI技術,蚌埠市加快區域能源大數據整合、挖掘和利用,助力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
安徽萊特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智能運檢分公司副經理王垚說:“下一步,我們還將依托虛擬電廠和零碳園區平臺,拓展‘AI+能源’的新場景、新模式,打造能源行業的新質生產力。”
“‘人工智能+’落地應用,既要有頂層設計,也離不開基礎支撐。”姜榮峰說,“在夯實新型基礎設施的基礎上,今年我們探索開展數據授權運營,培育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生態,全面賦能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發展。”
驅動轉型發展新引擎
走進蚌埠依愛消防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的數字化車間,記者看到,借助AI、云計算等數字技術,企業實現了從產品設計、制造、倉儲再到銷售的全鏈條智慧升級,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并助力企業加快綠色轉型步伐。
蚌埠“工業大腦”(一期)上線試運行、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推動凱盛AGM國家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建設……圍繞研發設計、智能生產、供應鏈管理等制造業核心環節,蚌埠市加快AI賦能,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穩步推進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截至目前,蚌埠累計建成國家5G工廠2個、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95個。
“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迭代,對制造業的滲透不斷加深,為我們加快創新發展,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源頭活水。”蚌埠依愛消防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新峰說。
豐原生物基材料工業互聯網平臺為聚乳酸全產業鏈賦能增效;蚌埠國顯科技有限公司借助AI工業大腦,人均產能提升145%、產品研發周期降低42%;特步(安徽)有限公司依托“智”造轉型提升生產效率近20%……蚌埠市驅動“人工智能+”引擎,推動制造業邁向全方位、深層次智能化轉型升級新階段,拓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擁抱人工智能浪潮,我們還將著力打通算力、數據安全、人才等瓶頸,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產業能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卑霾菏泄I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李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