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控股股東天茂集團(000627.SZ)無法按時披露年報、季報,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華人壽”)原計劃于4月29日披露的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一季度報告也宣告“遲到”。國華人壽日前公告稱,因公司系天茂集團的子公司,天茂集團未能在法定期限內(2025年4月30日)披露上述定期報告,作為天茂集團子公司,為保持信息一致性,公司不能單獨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一季度報告。
年報“遲到”的影響仍在擴大。由于無法按時完成年報、季報的披露工作,天茂集團股票于5月6日起正式停牌。根據監管規則,若停牌兩個月后仍未披露年報,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此后兩個月內仍未能公布符合要求的年報,深交所將啟動終止上市程序。
作為國華人壽的控股股東,天茂集團99%的營收來自國華人壽。4月29日,國華人壽上市平臺天茂集團公告稱,年報“遲到”原因為“定期報告涉及的部分信息需要進一步補充提供”。天茂集團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正常經營,公司2024年度報告編制工作仍在進行中。公司會盡最大努力加強與各方的溝通,組織有關人員抓緊完成定期報告的編制工作,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對于定期報告預計無法及時披露給投資者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
此前天茂集團已交上一份“預計虧損”的2024年度業績預告。公司披露的未經審計的業績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天茂集團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5億元至7.5億元;扣非凈利潤為虧損5.03億元至7.53億元;營收預計為400億元至430億元。而2023年同期,天茂集團歸母凈利潤虧損6.52億元,營收為496.99億元。
國華人壽成為上市公司業績變動主因。天茂集團稱,2024年,利率市場環境持續走低,國華人壽受750日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曲線下行影響,增加計提準備金,盡管通過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新業務價值,降低負債成本等措施盡可能減少上述不利影響,但仍無法全部抵消增提準備金帶來的影響,從而造成虧損。
交出預虧預告后,2025年一季度國華人壽的保費收入“答卷”也不甚理想。據披露,國華人壽一季度未經審計的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115.93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152.06億元大幅下滑23.76%。
此前披露的季度數據也體現出國華人壽的經營壓力。最近一期經營數據顯示,國華人壽2024年三季度綜合退保率為2.22%,較上季度環比上升0.65個百分點。其中,普通壽險型的“國華盛世福年金保險”截至當年三季度的年度累計退保規模超20億元,退保率達7.15%。“國華附加真愛少兒年金保險(2021)”產品的年度累計退保率則達到了11.45%。
有業內人士指出,國華人壽和天茂集團的年報延期表面是“信息補充”的技術性延遲,實則可能隱藏著控股型上市平臺在治理協同、財務透明度及行業周期性壓力下的多重風險。“不排除其通過延遲披露‘以時間換空間’,例如重新評估資產減值或協商監管寬容度。需關注其是否在準備金計提、關聯交易披露上存在爭議。”接受記者采訪的某保險行業分析師表示,結合近年來業內部分保險公司年報延期的原因來看,此次年報“遲到”可能會加劇市場對國華人壽財務穩健性的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天茂集團曾計劃吸收合并國華人壽,卻終告“夭折”。早在2019年8月27日,天茂集團披露關聯交易預案公告,擬通過向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的6家股東發行股份、可轉換債券及支付現金等方式,吸收合并國華人壽。若吸收合并能夠完成,國華人壽將注銷,存續上市公司擬更名為“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天茂集團多次發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進展公告,表示由于國華人壽資產審計及評估工作尚未完成,標的資產預估值及擬定價均尚未確定,吸收合并國華人壽的相關事項發生延期。時至2020年5月26日,天茂集團又發公告稱,終止吸收合并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國華人壽整體上市的計劃最終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