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訊自控(300112.SZ)發布的2024年報顯示,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0.31億元,同比下降8.5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6661.83萬元,同比暴跌365.40%。《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萬訊自控2023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510.08萬元,其業績由盈轉虧或與行業競爭加劇以及下游需求波動不無關系。萬訊自控坦言,其未來發展仍面臨市場競爭風險、研發風險、商譽減值風險等多重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萬訊自控是一家專注于自動化產業,涵蓋自動化儀表、物聯網智慧服務、MEMS傳感器、機器人3D視覺等多個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行業競爭加劇與下游需求波動的雙重壓力,或是業績下滑主要原因。從萬訊自控的產品結構看,現場儀表業務板塊營收占比約占80%,二次儀表業務板塊約占12%。2024年,兩大產品線業務規模呈現不同程度的縮水,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降8.34%和15.11%。年報還顯示,受低價競爭沖擊,萬訊自控部分產品價格下降,尤其是氣體報警器及燃氣閥產品業務。
從毛利率來看,萬訊自控除了二次儀表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加3.68個百分點之外,現場儀表、工程安裝以及壓力儀表及配件,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萬訊自控計提信用及資產減值損失9875.36萬元,直接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
資金方面,2024年,萬訊自控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銳減82.98%。對此,萬訊自控在年報中解釋稱,主要系因公司營業收入規模縮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回款減少所致。此外,公司應收賬款同比增長3.52%,加劇了現金流壓力。
在年報中,萬訊自控還專門提及了公司未來發展面臨的多重挑戰與風險。一是因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行業集中度低,疊加技術進步下用戶需求不斷變化,面臨的市場競爭風險;二是面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失敗或市場推廣達不到預期目標的研發風險;三是已收購公司未來經營狀況未達預期導致商譽減值風險;四是投資、收購兼并等資本運作方式帶來的管控風險;五是生產線改造升級、建設成都龍泉驛智能工廠等項目產能不及預期風險。
萬訊自控表示,未來將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情況,縱向深化核心客戶價值挖掘,強化細分領域競爭優勢;橫向布局新興業務板塊,培育多元化增長引擎。與此同時,公司將通過產品創新迭代、技術研發突破和運營效率提升三維聯動,加速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進程,持續增強企業發展的韌性和活力。(實習生程靜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