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200只保險資管產品的2024年“成績單”日前正式揭曉。Wind統計數據顯示,剔除2024年年內新成立的產品,已披露2024年年終業績的保險資管產品中,權益類產品以7.23%的收益率中位數“奪冠”,其中被動指數型產品更以15.50%的收益率中位數拔得頭籌;相較之下,貨幣型產品僅錄得2.59%的中位數收益率。機構方面,表現最佳的資管公司以超12%的平均收益率領跑,而一些尾部機構平均收益率不足3%,凸顯行業差距不斷拉大。
潘悅 制圖
權益類產品取得超額表現
從保險資管產品各大類業績表現看,2024年度權益類產品表現最優。Wind統計數據顯示,已披露業績表現的約1200只保險資管產品中,權益類、混合類、固收類產品的收益中位數分別為7.23%、4.91%、4.00%,前25分位分別為14.26%、11.08%、5.49%,后25分位分別為2.84%、1.08%、2.73%。從細分類型來看,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5只被動指數型產品收益率中位數為15.50%,表現最佳;而貨幣型產品收益率中位數為2.59%,表現墊底。
權益類保險資管產品整體相比公募同類產品取得超額表現,權益類產品中又以增強指數型產品表現最佳。普通股票型、增強指數型、股票型FOF保險資管產品的2024年收益中位數分別為7.12%、10.30%、4.56%,相比公募同類產品的超額表現分別為3.04%、0.16%、0.57%?!斑@顯示出在權益市場結構性機會中,指數化配置與算法增強策略更具成本與效率優勢?!苯邮苡浾卟稍L的業內人士指出。
混合類型產品方面,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混合型FOF保險資管產品的2024年收益中位數分別為3.20%、5.98%、3.03%,相比公募同類產品的超額表現分別為-0.09%、1.85%、-1.08%。
在固收類型方面,短期純債型、混合債券型一級、貨幣型保險資管產品的2024年度收益中位數分別為3.07%、5.84%、2.59%,相比公募的同類產品均有正向超額收益。中長期純債型、混合債券型二級保險資管產品的2024年度收益中位數分別為4.42%、4.41%,小幅跑輸公募的同類產品。
資管公司管理能力差異顯著
從行業分布與市場趨勢來看,科技與ESG主題崛起。科技與新興產業方面,高收益產品多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港股科技等賽道。例如,多只“科技新興”產品及“港股通”“滬港深成長”產品受益于科技股反彈,取得不俗業績表現。此外,ESG投資升溫,涉及ESG、“碳中和”等主題的多只產品表現穩健,顯示可持續投資理念逐步落地。
量化策略則出現分化,民生通惠資管某只量化產品取得超26%的年收益,太平資產某只量化產品則錄得虧損11.35%,位列保險資管產品業績榜尾部,首尾相差懸殊??傮w來看,頭部機構量化產品收益相對穩定,如泰康資產三只量化產品年收益位于13%至16%區間;但部分中小機構量化模型表現不佳,如光大永明資產某只產品虧損9.77%。
保險資管公司產品表現差異也較為顯著,業內人士表示,頭部管理人利用研究與選股優勢,在寬幅震蕩中交出亮眼成績單,中小管理人則面臨策略同質化與規模效應不足的瓶頸。
記者以2024年度收益率平均值為依據,對保險資管公司業績進行梳理統計,其中泰康資產以113只產品、超7%的平均收益率排名居前,太保資產109只產品平均收益率也超過6%,較為亮眼。大家資產78只產品平均收益率2.88%,相對靠后。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型保險資管公司業績表現差異較大,英大資產7只產品平均收益率達12%;永誠資產10只產品僅錄得0.58%的平均收益率,百年保險資管34只產品平均收益率也僅為2.71%。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頭部保險資管公司得益于其旗下指數增強與主題策略產品的優異表現,以及較強的選股與配置能力取得了不錯的平均收益;尾部公司主要由于其固收類或低波策略,在2024年市場震蕩中難以提供有效超額收益。
保險資管產品打新通道打開
今年以來,推動保險資金入市、發揮中長期資金優勢的政策舉措接連落地,也為保險資管產品打開新通道。
今年1月,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表示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舉牌認定標準方面,給予保險資管、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4月2日晚間,眾捷汽車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公告顯示,保薦人(主承銷商)將提供有效報價并參加網下申購的符合配售投資者條件的網下投資者分為兩類,其中A類投資者涵蓋了公募基金、社?;稹B老金、年金基金、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金、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和合格境外投資者資金。其中,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可以參與新股IPO網下打新。
同日,天有為也發布了初步詢價公告,該公告中的A類投資者同樣新增了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作為配售對象。
根據兩只新股公布的獲配賬戶詳情,主要有泰康資產、中意資產、大家資產、華泰資產、華安財保、平安資產、長江養老旗下的大約107個保險資管賬戶新增為A類戶。從兩家公司網下初步配售結果來看,共有16家保險資管公司參與兩家公司網下打新,獲配金額合計1.24億元。
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增加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作為IPO優先配售對象。實施細則方面,滬深交易所同步修訂,將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納入A類優先配售對象范圍,與公募基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展望未來,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發布的調查顯示,行業對2025年度固定收益投資信心指數為67.56點,權益投資信心指數為67.72點,權益類投資信心略高于固收類投資。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24年保險資管產品整體平均回報平穩,市場分化明顯。展望2025年,權益市場仍有結構性機會,指數化與增強策略或延續優勢;同時,固收類與貨幣類產品需通過優化久期管理與利率策略,尋求收益穩健提升。管理人應在產品多樣化與風控強化之間尋找平衡,以應對日益分化的競爭格局。
盡管頭部產品2024年表現優異,但業內人士同時提示稱,仍需關注業績波動等風險。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除業績波動風險,債券型產品中,低評級信用債持倉較高的產品面臨違約沖擊的信用風險。此外,2023年后成立的部分新產品尚未經歷完整周期,業績可持續性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