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銀行業正迎來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4月以來,包括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南京銀行、安徽新安銀行等近30家銀行密集下調定存利率。其中,中小銀行中長期限存款利率降幅在5個基點至170個基點不等,3年期定存已經普遍跌破2%,進入“1時代”。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銀行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控制負債成本,以應對凈息差收窄壓力,未來仍有下調可能。為此,儲戶需要根據市場環境變化降低對存款收益的預期,同時根據自身投資經驗和投資能力等對資產進行多元化配置,以分散風險穩定收益。
潘悅 制圖
近30家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近期,多家銀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成重點調整對象,部分銀行甚至已降至2%以下。
“我行剛剛調整了存款利率,目前各個期限產品利率都降到了1字開頭。”北京一家平安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調整后,該行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1.6%、1.7%、1.65%,其中,3年期定存產品利率下調幅度達到40基點,5年期定存產品處于停售狀態。
光大銀行北京地區一理財經理介紹,該行也在近期下調了特色存款產品利率。其中,5萬元起存、期限3年的定存產品利率由2.14%降至2.05%。該理財經理同時表示,目前該行利率在“2字頭”的大額存單產品頗受客戶歡迎,額度相對緊俏。
除上述股份制銀行外,曾經是存款利率“高地”的民營銀行、村鎮銀行也正主動放棄“高息攬儲”策略。4月15日,上海華瑞銀行公告,自2025年4月16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是此次調整的重點,其他期限利率保持不變。其中,3年期存款利率從2.7%下降至2.6%,5年期存款利率從2.65%下調至2.55%。4月14日,重慶富民銀行公告,自2025年4月17日起調整儲蓄及單位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3年期存款利率從2.6%下調至2.5%,5年期存款利率從2.5%下調至2.4%,其他期限利率保持不變。
村鎮銀行方面,4月2日,內黃興福村鎮銀行發布公告,自2025年4月2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5年期存款利率從2%降至1.7%。3月31日,興寧珠江村鎮銀行發布公告,自2025年4月1日起,調整整存整取存款的利率,調整后,5年期定存利率從3.25%驟降至1.55%,降幅達170個基點,三年期利率從2.75%降至1.6%,降幅達115個基點。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4月以來,已經有包括安徽新安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武漢眾邦銀行、廣西融水農商銀行、廣西資源農商銀行等近30家銀行機構發文,主動下調存款利率。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近期多家銀行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控制負債成本,以應對凈息差收窄壓力。“下一階段,在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息差收窄壓力仍然較大,還將繼續下調存款利率,以進一步壓降資金成本,減緩息差縮窄的壓力。”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除了下調存款利率之外,商業銀行還應減少對存款的利息補貼以及利息之外的費用,進一步壓降存款的隱性成本。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一定挑戰,需要銀行業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故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仍存下行可能。“銀行業經營面臨的息差壓力有所增加,經營可持續性受到一定影響。通過下調存款利率,既能提升利息收入水平,又能為進一步推動資產端利率下調提供空間,增加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
為了持續緩沖息差空間收窄所帶來的影響,商業銀行或將繼續調整存款利率,更加注重負債端的成本管理,堅持來源穩定、低成本核心存款的基礎性地位,提升存款的精細化定價能力,使存貸利差保持在合理水平。”杜陽分析稱。
期限倒掛 大額存單優勢不在
記者發現,近期銀行密集調降中長期限存款利率后,存款利率期限倒掛已成為常態。以上述列舉的平安銀行為例,該行“平安存”產品三年期定存年利率下調至1.65%后,已低于兩年期(1萬元起存)1.70%的利率。
此外,南京銀行日前對存款利率進行了調整。從調整結果來看,南京銀行北京地區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分別降至1.85%、1.95%、2.2%、1.75%,起存金額為1萬元。其中,5年期定存利率明顯與2年期、3年期產品利率倒掛。
另外,部分銀行甚至出現五年期存款利率不如一年期存款的情況。以招商銀行的靈動存產品為例,根據該行APP頁面,經過多輪調降后,該行目前1年期存款利率為1.6%,5年期存款利率僅為1.55%。
大額存單正在逐漸失去其利率優勢。記者了解到,北京地區有部分銀行的大額存單產品利率要低于該行同期限定期存款產品利率。“現在我們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只有2.12%,您不如直接存三年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一些,起存金額也更低。”南京銀行北京地區某網點客戶經理表示。
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看來,這是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銀行根據自身負債情況采取的市場化措施,既是降低負債成本的考慮,也是為了引導存款結構優化,從而調整負債結構。
儲戶該如何應對
去年10月以來,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相繼開啟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調整后存款利率普遍低于2%,邁向“1時代”。近日,中小銀行也迎來新一輪降息潮,市場上“2”字頭的存款利率變得越來越少。對儲戶而言,存款利率連續下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儲蓄收益減少。
對此,專家表示,儲戶可采取以下應對策略:一是關注市場與政策動態,靈活調整投資安排。二是多元化資產配置,平衡風險與收益。三是鎖定長期穩健收益,選擇長期定存、結構性存款等產品,提前鎖定相對高利率,合理規劃資金使用周期。四是轉向低風險替代資產,配置黃金、低波動理財(如貨幣基金、短債基金)等,兼顧抗通脹與穩健增值。五是優化收益預期與風險匹配,理性看待收益下行,避免盲目追求高息產品,優先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匹配的投資方案。
在降息大環境下,杜陽建議,中小銀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應對。一是優化負債結構。銀行可以通過調整存款結構,提高核心存款比例,以降低負債成本。同時,運用科技手段提高存款客戶粘性,吸引穩定資金來源。二是加大金融科技創新。銀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手段,發展線上業務,優化線下服務,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此外,還可以開發差異化金融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三是強化資產端定價能力。銀行應優化貸款投向,關注中小企業、普惠金融等實體經濟領域,提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以實現較高的收益。同時,謹慎開展高風險業務,確保資產端質量。四是深化跨界合作。銀行可以與其他金融機構、互聯網企業等開展合作,拓寬業務領域,實現優勢互補。例如,與電商平臺合作開展消費金融業務,與科技公司攜手推進金融科技應用等。五是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銀行需要加強成本控制,提高運營效率。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開支,將資源投入到核心業務和戰略發展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