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一”黃金周臨近,旅游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多家在線旅游平臺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旅游市場迎來預訂高峰,旅行熱度或達近3年峰值。在親子游、研學游持續火爆的同時,“小城游”“跟著演出去旅行”等“假日經濟”新玩法也頗為亮眼。同時,各地文旅部門及景區也搶抓“五一”消費“窗口期”,從政策補貼到場景創新,全方位激活文旅消費。
圖為畢節市百里杜鵑金坡景區的杜鵑花帶風景(4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旅游市場熱度大幅上升
清明假期后不久,北京市民李先生就早早預定了“五一”假期前往承德避暑山莊的親子游套餐,并做了詳細的旅行計劃和攻略。“好不容易盼到小長假,希望帶孩子多出去看看,寓教于樂?!崩钕壬f。
多個平臺數據顯示,隨著“五一”假期臨近,旅游市場熱度大幅上升。根據美團旅行數據,從4月上旬以來,“五一假期出游”搜索量同比上漲超500%,“五一旅游景點”搜索量上漲167%,五星酒店熱度上漲近40%。截至4月中旬,新疆、貴州等地“五一”假期文旅預訂增速均超50%。另外,眾信旅游集團發布的《2025五一出游趨勢報告》預測,“五一”黃金周,眾信旅游收客人數有望突破2萬人。隨著各目的地持續收客,2025年“五一”黃金周市場熱度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從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場的特點看,在國內長線游、出境短線游大熱的同時,各種“假日經濟”新玩法也層出不窮。
親子游備受追捧——途牛數據顯示,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北京環球度假區、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等主題公園備受親子家庭的青睞,預訂熱度持續攀升。同時,結合傳統文化和非遺元素的旅游產品受到廣泛關注,相關跟團游產品預訂熱度排名靠前。
入境游更加火爆——網紅博主“甲亢哥”《中國奇遇記》系列短視頻在海外備受關注,疊加近期出臺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舉措,“China Travel(中國游)”持續火爆。攜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五一”期間入境酒店搜索指數同比激增200%,“五一”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73%。
“小城游”漸成“新寵”——隨著旅游市場不斷下沉,不少消費者選擇“錯峰避堵、深度體驗”。攜程報告指出,四線及以下城市消費升級趨勢顯著高于三線及以上城市。前者市場旅游熱度同比增長25%,增速高出高線城市11個百分點。此外,縣域市場高星酒店消費反超高線城市。
“票根+”串起“消費鏈”——“跟著演出去旅行”已經從一個口號、愿景變成了一種行業現象和潮流趨勢。年輕消費者正在將演唱會、體育賽事等“票根經濟”玩成產業鏈,催生演出場館3公里“酒店+After Party”經濟圈。
同程旅行發布的《2025年“五一”旅游趨勢洞察報告》分析,2025年“五一”假期的旅行熱度或將達到2023年以來“五一”假期的峰值,出行高峰預計出現在假期前兩日,將呈現本異地市場供需兩旺,品質休閑度假趨勢走強的特征。
“今年‘五一’旅游市場的火爆,本質是消費需求從報復性反彈轉向創造性釋放的拐點。游客不再滿足于景點打卡的淺層消費,轉而追求情緒價值與場景深度的融合?!眹行陆洕芯吭簞撌荚洪L朱克力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地方“花式整活”激活文旅消費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五一”旅游高峰,各地文旅部門及景區也紛紛推出新舉措,從政策補貼到場景創新,全方位激活文旅消費。
“五一”假期,四川將通過“財政補貼+市場聯動”發放各類文旅專項消費券6800多萬元。湖北將推出超2000場特色活動、200余項惠民政策及數字化服務矩陣,全省17市州聯動實施“減免+”計劃,200余家景區推出折扣套票。此外,廈門將推出2510場營業性演出、近百場惠民演出、700多場主題活動,同時,在假期推出5項“幸福開廈門”寵粉系列福利,預計將發放600萬元消費券。三亞則聯動涉旅企業推出“爆款折扣”矩陣,啟動“惠聚三亞,悅購五一”系列促消費活動。
不少文旅企業和景區也開始“花式整活”,以各種新玩法吸引游客。
日前,長沙銅官窯國風樂園第六屆國風焰火節——“神話奇幻游”活動拉開帷幕。景區以中國神話故事為藍本,融合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為游客打造一場沉浸式神話視聽盛宴。“銅官窯國風樂園致力于讓‘國風出圈’,這次活動不僅是對‘五一’假期的預熱,更是對景區文化旅游資源的全面展示。”銅官窯國風樂園總經理劉春暉說。
“五一”期間,哈爾濱馬迭爾文旅投資集團將聯動太陽島、冰雪大世界、亞布力、索菲亞等景區,創新推出文旅產品和特色活動?!疤枍u景區以‘音樂+夜游+社交’為核心,打造五重感官盛宴。‘落日食集’國潮美食嘉年華,則有30多家網紅餐飲搭配親子DIY工坊?!惫枮I馬迭爾文旅投資集團副總經理許冰介紹。
“今年‘五一’多了一天假期,拉動消費者旅游熱情高漲。各地也因地制宜,努力挖掘差異化的文旅特色,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大大豐富了游客出行的可玩性。”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高品質專業化市場可期
業內人士表示,從趨勢看,今年“五一”文旅市場呈現強勁復蘇態勢,彰顯消費韌性和潛力。與此同時,隨著消費者對旅游體驗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市場也將逐漸向高品質、專業化方向發展。
中國旅游景區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獻春日前在文旅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鼓勵景區進行旅游業態創新。引導景區打造專屬文化IP,開發沉浸式劇本娛樂、非遺手作體驗等項目。引導景區進行主題化場景營造,結合主題街區、打卡點引入網紅餐飲、特色手信店等項目,提升游客體驗。此外,引導景區打造“夜游”項目,延長游客停留時間,釋放夜間消費潛力。鼓勵景區開發AR導覽系統,加強數字技術融入。鼓勵景區引入主題展覽、戶外音樂節等活動,吸引年輕消費群體,打造“景區限定款”商品,刺激即時消費。
“為進一步釋放文旅消費潛力,建議完善縣域基礎設施,加快交通、住宿配套建設,提升小城市旅游承載力。加強數字化賦能,推廣AI行程規劃,動態監測價格,提高供需匹配效率,提高游客體驗感。根據年輕群體和銀發群體等不同人群消費需求,開發細分市場,延長消費鏈條。優化文旅消費市場環境,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朱克力則建議,文旅市場供需兩側協同發力。供給側上,產業鏈需從門票經濟轉向體驗經濟,如景區可開發攝影工作坊;數字技術應成為沉浸式體驗的“隱形導演”,歷史場景的數字化重生比實物重建更具延展性;文化資源需要現代性轉譯,讓文化消費變得可攜帶可傳播?!靶枨髠葎t需提振消費信心,如建立旅游消費先行賠付基金,讓游客敢于嘗試小眾目的地;推行景區服務質量星級動態認證,倒逼經營者珍視長期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