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25日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獲悉,為進一步強化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理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簡稱高管人員)的監督管理,嚴把準入關口,金融監管總局修訂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理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辦法》的修訂發布實施,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高管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質效,督促高管人員恪守誠信、履職盡責、廉潔從業,嚴格防范高管人員“帶病流動”,促進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經營和高質量發展。
修訂后的《辦法》包括總則、任職資格條件、任職資格核準與報告、金融機構的管理責任、監管機構的持續監管、法律責任、附則等七章共四十五條。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一是秉持過罰相當原則,調整監管處罰對高管人員任職的影響,進一步區分處罰類型明確影響期限。二是壓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要求金融機構健全高管人員選拔任用程序和標準,明確金融機構及擬任高管人員應當對任職資格申請材料和報告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三是其他修訂事項,包括對適用報告制的任職資格管理事項予以規范,統一明確報告事項時限要求;與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加強銜接,完善部分任職資格基本條件表述等。
具體來看:擬任人受到警告、通報批評或罰款的行政處罰未滿一年的,不予核準其任職資格申請;現任高管人員受到警告、通報批評或罰款的,金融機構一年內不得任命該人員擔任更高級職務;被監管機構采取市場禁入措施、期滿未逾五年的,視為不符合任職資格基本條件;被取消一定期限任職資格未屆滿的、或被取消終身任職資格的,視為不符合任職資格基本條件。
金融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辦法》主要規定了銀行業金融機構高管人員任職資格基本條件,不同類型金融機構需經核準任職資格的高管人員具體范圍及條件(如學歷、從業經歷、職業資格要求等),可由中資商業銀行、農村中小銀行機構、外資銀行、信托公司、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另行規定,二者互為補充,共同構成高管人員準入規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