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的福建,既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沃土,也是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近年來,福建以其豐饒的文化富礦和開放包容的國際視角成為紀錄片創作與推廣的一方樂土。攜手各大網絡平臺,近5年19部總計326集紀錄片的高產量背后,一批批精品佳作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僅在國內業界贏得了廣泛贊譽,于國際舞臺上也屢獲殊榮。山海不言,文化有信,“福建出品”逐步成長為中國紀錄片版圖中熠熠生輝的重要品牌。
精品佳作頻出
紀錄片被稱為“國家相冊”“時代影像志”,肩負著重要的文化使命。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勇說,福建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璀璨多元,自古便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沃土。閩越與中原、內陸與沿海、歷史與現在的文化相遇和相融,熔鑄了閩都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和朱子文化、媽祖文化、海絲文化等多彩形態。
近年來,福建制作推出了《瑰寶—文化自然遺產在福建》《大儒朱熹》《船政學堂》《重返刺桐城》《兩岸家書》等一批人文歷史紀錄片,精心守護源脈綿長的文化記憶。其中,以家書回望兩岸數百年血脈情深的《兩岸家書》,全網傳播量破1.4億,榮獲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福建也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省份,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與49個國家建立了128對友城關系,約2000萬閩籍華僑華人分布在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時代洪流中,砥礪奮進、乘風破浪的新福建,為紀錄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現實圖景和鮮活素材。
《早餐中國》《文學的日常》《中國這么美》《何不秉燭游》等一系列熱播紀實作品,書寫了新時代的蓬勃茂盛、生生不息;與海外團隊聯合制作的《柴米油鹽之上》《鼓嶺家書》《海絲雙城記》《黃檗》等紀錄片,見證了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實踐。同時,打造海絲紀錄片交流平臺、實施“視聽福建”海外播映計劃,與各國紀錄片節展、制播機構聯動開展紀實影像制作傳播,福建紀錄片人多措并舉,志在更好地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這些優秀作品不僅是‘福建出品’創作實力的生動體現,更是中國文化逐步走向世界舞臺的有力見證。”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會長范宗釵說,作為紀錄片從業者,要用鏡頭捕捉真實的力量,以微觀敘事折射時代劇變,以跨文化視角促進情感認同,以技術創新提升表達維度,讓八閩大地上生發的精彩故事持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做有價值的傳播
近年來,閩派紀錄片人厚植文化資源,以人民為中心跨界創新,將福建文化記憶編碼為可感知、可傳播的視覺圖像,為區域文化軟實力的建構提供了重要動能。
深挖理論富礦,做新思想的宣傳者。“作為紀錄片‘福建出品’的主力軍,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紀錄片創作團隊的共識是要做有價值的傳播。”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洪雷說,紀錄片《閩寧紀事》深入展示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工作成就,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從外國人的視角講述中國人民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偉大勝利成就,獲得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突顯八閩特色,做傳統文化的守望者。歷時4年打磨的人文歷史紀錄片《大儒朱熹》以及講述歷史文化故事的《船政學堂》《蔡襄》《嚴復》等作品,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胡智鋒看來,創作者在影像呈現上不拘泥于紀實影像的延展,還努力在歷史影像和重構再現影像上,做到多重影像疊加,以時代性的轉化,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厚度。
不僅如此,厚植人民情懷,做火熱生活的觀察者也是閩派紀錄片取得影響力的關鍵所在。胡智鋒認為,紀錄片《早餐中國》《中國這么美》《趕集故事會》等作品,充滿濃重的煙火氣,飽含人民喜聞樂見的篇章,“更重要的是,大眾化的內容受主流文化價值觀的引領,呈現出紀錄片‘福建出品’的思想風范”。
與古為新向未來
“紀錄片創作要守傳統文化之正、創現代表達之新。”受訪人士認為,既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挖掘創作主題、汲取創作滋養,也要關注當今社會的發展與變遷,熱情擁抱各種新技術新手段,在視聽層面以沉浸式的藝術形式,尋找通往廣大群眾內心、與時代共振的路徑。
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創院院長顏純鈞認為,傳統并不等同于歷史,有一些歷史就是歷史,有一些歷史成了傳統。傳統經過歷史檢驗,是被證明了有可能通向現代,甚至通向未來的,所以傳統元素能夠進入現代審美,本來就有邏輯性。“閩派紀錄片創作不能滿足于在全國成為一個大省、強省,而要把目標投向怎么走向世界。”顏純鈞說。
在紀錄片導演、一級編劇夏蒙看來,紀錄片是人類情感的延伸,它向過去,也向未來。他說,紀錄片創作者要追問歷史,解決從哪里來,同時也要解決向哪里去,所以要看得更遠,在歷史和現實之間尋找一個今天讓民眾普遍感興趣的話題。
“隨著認知水平的不斷提升和認知邊界持續拓寬,作品會傳播到更遠的遠方,所以每一個創作者都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紀錄片制作人、導演李東珅認為,不斷改變是保持好奇心的一種表達,也是創作的原動力。
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期待,閩派紀錄片創作者在作品中,一如既往地呈現更純粹的生活,更浪漫的詩意,更加濃郁的煙火味。